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7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书香田园

这些天,妻子一直念叨着,要我陪她回五十年前下乡插队的书香村去看看。

书香村,位于浏阳河上游的大溪河畔,离省城有一百多公里。妻子跟我说,她插队时,所在村叫书江村。后来,丁山、圳培和书江村合并,改名为“书香村”。

“书香”的由来,是大自然中有一种植物,叫芸草。古时读书人爱书,将芸草夹在书中。后来人们便将书中散发出的缕缕香气,称为书香。书香村自然生态好,早晨起来行走,在路边篱下,都可看到沾在花草叶片上的露珠晶莹发亮,让人见着心清气爽。

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我俩一起来到这个充盈“书香”的地方。

晨阳升起,光芒鲜丽。朝霞如花,衬着层层叠叠的山岭,灿美如画。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望着从山脚延伸而来的层层梯田,荡起青色禾苗的微微涟漪,就如铺开的翡翠锦缎,在大地的怀抱里轻轻地起伏,送来水稻的芬芳和空气的清爽

从高速公路下来,越过山的坳口,通往书香村的宽广柏油路便出现在眼前。妻子激动地朝窗外喊:“书香村到了!”我偏头凝眸窗外,一条色彩缤纷的茂盛花木林带,从车的右侧掠过。在这里,我闻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欣赏到了绚丽的乡野色彩。

妻子一见到她认识的老乡亲,眼睛里盈满泪花。昔日的书江村,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妻子边走边指着身边一棵棵高大参天的古老香樟树对我说,这些樟树那时候就长得绿荫如盖。农民们在田间劳动歇息时,常在树下乘凉。岁月流逝,这些古树依然蓬勃茂盛地挺立着,默默守护这方水土。看到身边一栋栋绿树掩映、屋前栽种着花草的红砖楼房,妻子不断问老乡,这是谁家的宅院。我知道,妻子插队时,这里十分贫困,交通闭塞,缺水缺电。那时,她在村里小学当民办教师,学校的教舍,就是一栋矮小的土砖屋。住在屋里四面来风,天一下雨,就得用脸盆去接从屋顶滴漏下来的雨水。可她念念不忘的是,这里的孩子读书非常认真,学生的家长如何关心照顾她。

将近中午,头顶的阳光格外明亮。走进学校,就像走进了一座花园。一排排绿树簇拥着高大敞亮的教学楼。校园里种植的花草,一株株,一丛丛。村支书告诉我,学校经多次翻修改建,才有了今天的样子。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到这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好好读书,已成为这里的一种文化观念,家家都很看重子女读书。

为这个村取村名的,是一位叫李学树的老教师,家就住在村中的桃树林边。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李家院子。走进屋内,可见厅堂摆放整齐的桌、椅、条柜、沙发。墙上贴着的对联、书画,表达对岁月光阴的珍惜。

李老师告诉我,他从1950年开始,就到这里教书,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一直没有离开过。他自家就培养出五个博士,九个硕士。他对我说,村上不少家庭,三代人他都教过。有的家庭交不起学费时,他就用自己的工资帮他们交学费。一生教书,最深的感受就是,无论你生活条件怎样,一定要让子女多读书,这样才能出人才,才能成事业,才能为国家做事。

村民们说,几十年前,大家梦想的农村水利自流化、家庭电器化、农业机械化,想不到都变成了现实。现在书香村村民吃过晚饭,收拾好家务,会扶老携幼到幸福屋场聊天、下棋、跳舞、唱歌。大多数年轻人,就去小讲堂听课,图书室看书。

村上有一个“达人馆”,展出着书香村评出的“大美达人”的照片和先进事迹介绍。他们中有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的达人,有帮助邻里志愿服务的达人,有精心照料老人孝老爱亲的达人……现在农村富了、美了,生活生产环境改善了,精神成长同步跟上。

在这个达人馆,我看到了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种粮、种树、种花、种菜、种水果、养鱼虾,实现产业升级;还看到他们兴修道路、水利、实行垃圾分类、改厕、优化生态环境的现实图景……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边。我们走到村后的一口古井边。这是一口露天古井,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经风雨沧桑,斗转星移,至今仍清澈见底。我知道,井中的水是从山上的岩缝里流入的泉水,它与土地有着息息相通的血脉联系。我很好奇,为什么不修一座亭子,遮雨雪、隔灰尘。老乡说,村里开会讨论过,大家认为这口井过去也没有建亭子,现在还是保持原样好。

我明白了老乡的心思,他们是在维系一条生生不息的乡愁文化之源。

书香田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题1】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小题2】文章写“书香田园”选取了哪些事物来写?请简要概括。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望着从山脚延伸而来的层层梯田,荡起青色禾苗的微微涟漪,就如铺开的翡翠锦缎,在大地的怀抱里轻轻地起伏,送来水稻的芬芳和空气的清爽。
【小题4】“妻子一见到她认识的老乡亲”,为什么“眼睛里盈满泪花”?
2021·山东临沂·一模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紫藤萝花隧

陈志宏

①时序暮冬,我又一个人独自穿过紫藤萝花隧。上上下下,只剩凌乱的枯藤,黑瘦如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不锈钢铸的隧骨,小竹片编的花墙,了无紫藤萝浓密花叶的遮蔽,戚戚然,像个脱得赤条条的婴儿,光溜溜的,干净利落,活力四射。

②七八年前,趁春暖日丽,我和家族几个兄弟,前往近郊莲塘踏青,顺便拜会生活在省农科院的大伯。

③酒足饭饱,一群人在旷野般辽阔、花果园一般繁盛的单位大院漫步,但见坡上有奇花,一条一条垂下,风扶柳似的,袅袅娜娜。花枝上缀满精灵般的小碎花,个个以嫩白色打底,花尖披一身印染淡紫、深紫、粉红、猩红诸色的小马甲,溢美流香。

④我急忙问大伯(早年为援非的中国农业专家):这是什么花?

⑤大伯笑答:这个花呀,十分漂亮,还有一点清香。它叫紫藤萝。

⑥啊!这就是紫藤萝。

⑦驻足花前,双脚再也挪不开,人与花灵犀相通,心相牵,无声交缠在一起。恐紫多年的我与之深情对视,像热恋的情侣,相看两不厌。面对一汪倾覆的紫海,我再也不抵触,不犯晕,这种感觉前所未有,妙不可言。

⑧从莲塘回来,我绘声绘色地向上幼儿园的孩子布道紫藤萝的美,承诺有机会一定带她去那里,走一走紫藤花径,看一看紫藤花影。

⑨2018年深秋,我和母亲搬到新寓所居住。

⑩初来乍到,我莫名地喜欢小区内一条空空的隧道,艺术范,先锋派,不愧是清华大学团队设计的。不锈钢条竖为骨架,拱成一条长长的廊道,小竹篱横亘其间作山墙,漏风、漏光、漏雨,疏疏朗朗一长隧,穿行来去,别有一番滋味。

⑪转年春暖,小区桃花笑春风,花香阵阵,草木扶疏那条镂空隧道爬满了紫藤萝浓绿的花叶,柔韧的蔓顺势垂下,满眼是叶的绿、花的白,白白绿绿倾泻成一汪高峭的海浪,浪尖上漂荡和跳跃着淡紫、粉紫、粉红、猩红的小船帆。上下打量这紫藤萝花隧,让人不由得沉醉其间。

⑫我急急地喊孩子过来赏花,在花隧里穿来穿去,满架紫藤萝的耳朵里灌满了我们父女俩的谈笑声。

⑬孩子眼尖,在花隧里有新发现,尖叫道:葡萄!

⑭果然,一粒一粒青嫩的葡萄缀在藤蔓上,挤挤挨挨,亲如一家人。这条花隧不光缠满紫藤萝,葡萄闻喜而来,见缝插针地挤了上去,藤相交,蔓相缠,一同穿过风和雨,跨越种族,亲密如侣。

⑮我总算是带孩子看了紫藤萝花,在这新寓所的小区院里,而不是莲塘。但是,我的孩子把目光锁定在小葡萄上,生生把紫藤萝晾在一边。紫藤萝之美,在其瀑,在其势,在其幽幽浅香,以及白底紫红的别致,但因孩子的忽略,我对它火热的欢喜心,像久置的沸水,渐渐回归常温。

⑯花开花谢几度春,紫悠悠,香幽幽,寂寞无人闻。

⑰花看人要有缘分,人赏花则看心情,更要看身边有没有至亲至爱的人陪伴。独步花前,心情不好,纵花容绝世,落入眼里,无非一堆乱云,遮蔽了晴朗的心空。

⑱冬来,我身体里的结石闹腾,遵医嘱,多喝水,多蹦跳。紫藤萝花隧的尽头是小区里仅有的一片塑胶地,适合像青蛙一样蹦哒。这个冬天,我把自己交给了跳绳,来来回回,穿越空空如也的紫藤花隧,像织布机上忙碌的梭子。

⑲想起女作家宗璞作于1982年5月的《紫藤萝瀑布》,难忘那一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上学时,我并不明了其中真义。时隔多年,再读此句,已是沧桑尽然的中年人,对宗璞引而不发,沉淀于心底的人生之苦,有了同感与共鸣。

⑳一个人走出紫藤萝花隧,寂寂地站定,回头凝望,除了冬日寒风,了无它迹,恍惚间,世界都模糊起来。就在那抽的几秒里,我感觉自己隐入紫藤萝花隧,成了第1001根紫藤萝,趴卧在上,双眼空茫,一心空寂。

【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标题“紫藤萝花隧”的作用。
【小题2】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1)上上下下,只剩下凌乱的枯藤,黑瘦如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从修辞的角度)
(2)花枝上溢满精灵般的小碎花,个个以嫩白色打底,花尖披一身印染淡紫、深紫、粉红、猩红诸色的小马甲,溢美流香。(从加点词的角度)
【小题3】选文第⑥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结合选文第⑲段,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的味道

孙道荣

大地的味道,就是泥土的味道吗?是,也不是。

②一粒种子,播进泥土里,大地里就掺了这粒种子的味道。种子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枝叶枯wěi了,落回到地里,与根一起,腐烂掉,成了新的泥土,你看看,大地里便多了这些腐叶的味道,农人是嗅得到的,也是欢喜这味道的。没有被采摘的果实,也会回到大地,果肉很快腐烂掉,大地里又有了发之后酒香一般的味道。如果一粒种子没能发芽,它也会慢慢地腐烂,连坚硬的果壳,都会被泥土吸收,也成为一粒泥土,只是这个味道里,是带着一点遗憾的。

③我家菜园里,能闻到的味道,多而繁复。奶奶种下什么,你就能唤到什么味道。西红柿、茄子、韭菜、土豆,还有调皮地越过田埂,藤蔓跑到别人家菜园子的南瓜,它们的味道是不一样的,香的、苦的、辣的都有,而且,这些味道是分了层次的,你站着闻到的味道,与你弯腰或者蹲下来闻到的味道不一样;个子高的爷爷与个子矮的奶奶,闻到的味道不一样;我与隔壁家的黑娃,我们一起站在我家的菜园里,闻到的味道竟然也是不一样的。这些味道,层层叠叠,飘飘忽忽。

④一只鸟,飞过头顶上的天空,它衔着的一粒籽,“啪嗒”掉了下来,那块土里,就有了籽的味道;它还拉了一粒粪,“啪嗒”掉了下来,那块土里,就有了鸟粪的味道。某一天,鸟老了,也飞累了,死了,“啪嗒”掉了下来,不消说,那块土里,就有了鸟的尸体的味道,还有天空的味道。

⑤一头牛,从耕完地的田头,往回走,它一边走,一边低下头,卷了一口路边的青草吃,那些被突然“斩首”的青草,滋滋地冒出青涩的味道;它走着走着,忽然屁股一撅,拉了热气腾腾的一泡牛粪,大地之上,更是雾气一样弥散着牛粪的味道……跟在它身后的农人,闻到了这一切,不过,他不会嫌弃,这就是他闻惯了的大地的味道,这味道才让他踏实。

⑥不同的季节,大地的味道也是不同的。春天的味道最芬芳,夏天的味道最热烈,秋天的味道最富饶,冬天的味道最纯粹。更多的时候,大地就像个巨大的收藏盒,将各种味道都埋在了它的怀抱里。一代代人,最后都埋在了土里,这土里,这大地之上,就有了我们祖先的味道。他们制造和使用过的东西,也埋进了土里,如果腐烂了,就成了泥土的味道,如果保留下来了,就成了文物的味道。而他留给我们的话,还有他的希望,你翻开土地那一刻所闻到的,就是它们的味道。

⑦一个流落外乡的人,为什么总喜欢带走故乡的一捧土?那捧土,不够植一棵树,也不够栽一朵花,在他想家的时候,他拿出来嗅一嗅,他就能唤到妈妈的味道,村庄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根的味道,那是他在别的地方,别的大地之上,所闻不到的。

⑧空气中飘散的,你能闻到的味道,大地里都有。大地为我们珍藏了一切,富饶的大地,一直静待你的到来。

《扬子晚报》

【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枯wěi(            

【小题2】作者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这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生动形象把大地比作“巨大的收藏盒”,写出了大地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小题3】“大地的味道,就是泥土的味道吗?是,也不是”,作者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题4】大地的味道里不能少了昆虫的味道。可以从《昆虫记》里任选一种昆虫,也可以阅读下面材料写一段话,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你体会到的味道。

【材料】过了两三天以后,这个身上带有尘土的动物,便最后一次离开它自己的巢穴,它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再享受一点日光的温暖照射。忽然,它跌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再也不能够重新爬起来了。它尽量避免自己死在它所热爱和生存的果里。这是因为,在黄蜂的巢中,要保持绝对的干净整洁,这是一条不成为“法律”的规定,果中的黄蜂却都在严格地遵守着。

——法布尔《昆虫记》(节选)

提示:(1)可以借鉴第④、⑤段;(2)抓住昆虫的特点写自己的体会到的“味道”;(3)不少于120字。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小题1】根据提示,将横线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 A________→ 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B________C___________
【小题2】联系文章语境,按要求完成。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
(2)品析第⑥自然段加点字。
【小题3】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划线句“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
【小题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