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29
文言文阅读。

秦淮灯船

[清]张潮

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客称既醉,主曰未归。薄暮须臾,灯船毕集,火龙蜿蜒,光耀天地,扬捶击鼓,蹋顿波心。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喧阗①达旦。桃叶渡口,争渡者喧声不绝。余作《秦淮灯船曲》,中有云:“遥指钟山树色开,六朝芳草向琼台。一园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又云:“梦里春红十丈长,隔帘偷袭海南香。西霞飞出铜龙馆,几队蛾眉一样妆。”又云:“神弦仙管玻璃杯,火龙蜿蜒波崔嵬②。云连金阙天门迥,鹤舞银城雪窖开。”皆实录也嗟乎可复见乎?

(选自《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6月版,题另加)


【注】①喧阗(tián):喧哗,热闹。喧哗拥挤。②崔嵬(wéi):形容高大雄伟的物体。
【小题1】文中画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皆实录也/嗟乎/可复见乎B.皆/实录也嗟/乎可复见乎
C.皆实录/也嗟乎/可复见乎D.皆实录也/嗟乎可复/见乎
【小题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喧阗达旦。桃叶渡口,争渡者喧声不绝。
【小题3】本文在描写秦淮灯船时极尽渲染,四字一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如在写“河房”时,用了“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的句子。又如在写“灯船”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从(2)_____角度表现了秦淮灯船的“(3)_____”(用原文一个字填空)这一特点。
20-21八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
知识点:文言实词文言文翻译山水游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此:指滁州。②刻:清晰地。③宣:宣扬;上:皇上。④刺史:官名,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
【小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得之而寓之酒也/予尝求古仁人之
B.不知人之乐/掇幽芳荫乔木
C.林壑美/水清冽
D.书以名其亭焉/迷,不复得路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小题3】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小题4】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乐趣,从[甲][乙]两文看,你认为他有哪些乐趣?

(甲)

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有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子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丧。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资治通鉴》

(乙)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疾甚且死恐公后之。”

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韩非子》


[注]①郑文贞公:魏征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去世后朝廷赐谥“文贞”。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住宅。④中:指宫廷。⑤谒:禀告。⑥婴:即晏婴,又称晏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⑦烦且:骏马名。⑧驺(zōu)子韩枢:驺子,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韩枢,善于驾车的人。
【小题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
(1)非亡者之       _______________                           (2)寻向所_______________
(3)传骑又       _______________                           (4)虽有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根据《古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给“景公遽起”的“遽”选择最准确的义项(        
A.传递信息的快速马年B.迅速C.惶恐D.就
【小题3】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婴 疾 甚 且 死 恐 公 后 之。
【小题4】根据上面两则故事,以下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魏徽生病后,唐太宗派使臣送药频繁,并派专员随报病情。
B.微徽死后,他的妻子拒绝了隆重的陪葬仪式,简化了葬礼。
C.两次飞骑传报晏婴病危,齐景公有点六神无主,手忙脚乱。
D.晏婴病情严重,景公即使有良马烦且,善驾韩枢也来不及。
【小题5】反复往往能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下面两句中的加点字都有此效果,也体现了人物的共同特点,请结合两句简要分析。
(1)登苑西楼,望哭尽哀。自制碑文,并为书石。思徵不已,谓侍臣曰……
(2)行数百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