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绚烂冰窗花

(路来森)

①冰窗花儿,有一种孤峭、绚烂的美。好多年来,我的内心都是这样认为的。

②深冬季节,北方的天气特别寒冷。常常是,室外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积雪盈门。空中飞鸟敛迹;街上,行人稀少。偶或有一条狗从大街上走过,雪地上便留下零落的印痕,给人一种破碎般的感觉。室内,乡下人大多生起炉火,天气越冷,炉火越旺,老屋里涌动着暖烘烘的热流。

③室内室外,巨大的温差,就会在窗玻璃上生成多姿的冰窗花儿。

④记得小时候,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窝在被窝里,支颐,仰首看窗玻璃上的冰花儿。那种梦幻般的痴迷至今让人神往。

⑤冰窗花儿因温度的不同而形态各异。冰层厚的地方,堆积着,层叠着,绵延起伏,巍然耸立,崚嶒峭拔。既有沉实阔大的厚重,又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变;冰层薄的地方,图案更是异彩纷呈。有的情状如树,枝枝杈杈,伸展着,纷披着,一树银白;有的形态似鸟,喙足俱全,栩栩如生,有霍霍欲飞的灵动感。若是一只冰鸟,恰好落在了冰树的枝头,那就是一种至美了。人,面对着大自然的这种天成之作,只好喟然兴叹,啧啧称赏。更多的冰窗花儿,你很难说出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形状,但它的错落有致,它的丰富多彩,却更能引发你的联想,丰富着你深冬里的精神世界。

⑥但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冰窗花儿,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特性:晶莹剔透,洁白明亮。每一朵花,都是一种圣洁的开放。彼时,我常常望着这种晶莹、洁白出神,在凝视中,感受那种洁净清冷的凉意。这是一种透骨而干净的凉意,这种凉意,让人想到那种冰清玉洁的美。

⑦那个时候,我的小妹还小。起床后,她常常会踩着凳子,爬到窗前的雕花桌上,站起,用手去抚摸那些冰窗花儿。抚摸着,抚摸着,冰窗花就开始慢慢化去……于是,小妹疑惑而失望地回头看我们。站在旁边的祖母就会说:“这个傻丫头。”

⑧小妹的童稚和憨态,成了一朵最美的冰窗花儿。

⑨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靓丽的色彩。太阳出来了,淡淡的,以一种柔弱的姿态,照射到冰窗花儿上。冰窗花儿的莹白,开始放射出七彩的缤纷。最初,只是一种明亮,渐渐地,不同的色彩从冰花上散射出来。橘黄中带着一种浅紫和淡蓝,慢慢地又变成一种耀眼的红。而且你会发现,当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时,冰窗花儿对阳光反射出不同的色彩,它的色彩因角度的变化而幻化不已。这个时候,你只能眯起眼,去迎接冰窗花儿异常饱满的绽放,感动于这冰窗花儿的瑰丽和奇异,觉得这是一种生命大美的的极致。其实,冰窗花儿就是一种单纯的白。也正是这种“单纯”,才有了它的包容:容日光七色于一白之中。在这一点上,冰窗花儿便有了哲理的意味。

⑩太阳的光线越来越热,冰窗花儿开始融化,在窗玻璃上纵横流淌,把曾经的辉煌,变成一道道流淌的记忆。记下了自己的晶莹剔透,记下了自己曾经的绚丽和多姿。

它是否也在告诉人们:生命虽然短暂,但只要美丽过了,辉煌过了,并且以一种纯洁无暇的姿态即可无怨无悔了。      

(《吉林农业》 稍有改动)

【小题1】作者笔下的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以下的语言概括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冰窗花儿因温度的不同而形态各异。
B.冰窗花儿晶莹剔透,洁白明亮。
C.冰窗花儿具有纯色、靓丽的色彩。
D.冰窗花儿有一种孤峭、绚烂的美。
【小题2】第⑧段“小妹的童稚和憨态,成了一朵最美的冰窗花儿”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3】面对太阳光下融化的冰窗花,作者有了人生的感悟。请在原文中找出,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020·广西百色·一模
知识点:其他当代作家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校园生活》,完成下面小题。

校园生活

①每一位作家都有个储存仓库,里面最精彩的东西往往是少年时期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少年时期最纯真、最敏感、最烂漫。这一时期,刚刚踏上人生旅途,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不谙世事时候的光彩总如金子般闪亮。

②我少年时期恰好赶上战争时代,不免留下些困苦、惊险的记忆。可如今,在记忆中,当年的生活却只留下美好了。那些纯净的朝气日益凸显出来;阴影,反倒成了俗话中说的“灯下黑”——只见光芒四射,不见灯台下边照不到的死角。

③脑子里时常浮现的,是校园生活,那些记忆总是挥之不去。

④还记得我们唱校歌。半个世纪以前,男女齐唱校歌的半童声,现在还总回响在耳畔。头两句就如行云流水一般:“雁山云影,瓯海潮踪……”

⑤歌词的作者是朱自清先生,他是散文大家,也是著名的不吃外国“救济面粉”的硬骨头知识分子。在我们中学执教时,他还年轻,曾写过当地生活的一组散文,其中一篇《绿》,后来还被选进教科书。这“绿”写的是梅雨潭的绿色,朱先生形容它作“女儿绿”。

⑥校歌中写到“春草池边”,校园里是有一个池塘,题名“春草”。这两个字的来历是谢灵运的名句。大约十五六个世纪以前,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在这里任过太守,据说“遨游山水,经旬不归”,两千年来,传为风雅佳话。

⑦谢灵运是历史上山水诗的先驱。我们中国的山水诗,有自己特有的宇宙意识。世间万物,与天地合一,生生息息,完全融合,浑然一体。谢灵运留下的著名诗句中,有一联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字句平易,却道出了生态的自然,一片葱茏的生机。多少人心服中间那个“生”字,粗看很是直白,细品却极天真。我疑心这精妙的用字与我们本地的语言有关。“生”这个字,通常要与“长”合成一个词,我们那里只用一个“生”。遇到单用一个字的时候,别的地方用“长”,我们那里却用“生”。

⑧校园里的春草池,原先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想,它的形状,应该是不规则的,取其富有野趣;也许是椭圆的,是心形的,连环蜂腰处或许还有一弯拱桥,以求具有一种图案美。可是我上学时,这里却建成了长约四五十米的长方形游泳池,又不许游泳,里面尽是些混乱的杂草。池北一排两层楼的教室,池南一行冬青树,却没有种上谢灵运诗里写到的“园柳”。这样的修建,那时候的我,就觉得应该判个不及格。

⑨后来,我在外转了半个世纪,又回到母校,先要去看春草池。池,没有了。老楼有的塌了,有的苦苦撑着。新楼不少,东一个西一个,仿佛都是“急就章”,没有总体的布局。我心里暗暗有一丝莫名的惆怅。

⑩但眼前的另一番景象,不容我怀旧,也不容我思念,甚至没给我留下一点儿叹息的机会。只见楼上楼下,来来去去,满登登都是活泼泼的少男少女,自由,天真,烂漫。我们那时是“云影潮踪”,现在是一片生机勃勃。

⑪好好地听听吧,也是半童声的男女齐唱,如今更多的是无拘无束的欢笑,脚下是更加轻健的奔跑……未来二三十年后,在这一代少年的记忆存储库里,校园生活也必将是最美好的画面。

⑫今天的校园,跳跃着、流荡着、放射着不同以往的朝气。

⑬他们尽管没有“春草池”,无关谢灵运;“女儿绿”没有了,和朱自清关系也不大了。但是,他们有与他们的时代相关的东西。代代都有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因为那都是最富朝气的年月。朝气,也是葱笼的生机。对了,这才是代代相同的东西。还要问为什么吗?只好说是与自然、宇宙浑然一体了吧。

(取材于林斤澜的文章)

【小题1】文章先写记忆中的校园生活,重点回忆【甲】____【乙】____;再写眼前的校园生活,描绘少男少女的齐唱、欢笑和奔跑。校园虽有变化,但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好记忆”。
【小题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⑧段画线句中“判个不及格”的理解。
【小题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第⑫段中“跳跃着、流荡着、放射着”的表达效果。
【小题4】“葱茏的生机”在第⑦段和第⑬段两次出现。解释它们各自的含义,分析它们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作家不要被失望

陈鲁民

①作家苏童有一篇散文《你为何对我感到失望》,说有一次签名售书时,一个读者直言不讳地对他说:“我见到你很失望。”苏童当时尽管也很幽默很机智地回答说:“我对你的失望很失望。”但他还是感到怅然若失,从此很少再参加签售活动。其实苏童相貌还不错,中人之上。只是读者因其作品,把他想像得太好罢了。

②要说丑,刚刚去世的台湾作家林清玄是真的其貌不扬,好多读过他美文的读者见了他的面都很失望,认为他和自己心里的形象相去甚远。有的读者甚至当场流泪,以表达失望之情。不过,林清玄的心态是真好,照样去各地演讲,签名售书,一点也不受影响。【甲】

③没办法,这年头是个看颜值的年代,且不说空姐、模特、公关、秘书、明星,就是靠笔杆子吃饭,也得有个好容貌,要不就得吃亏,所以,很多作品在介绍作家时都说“美女作家”“帅哥作家”。不过,按概率来算,作家的颜值肯定要低于社会平均值,一是俊男靓女都去当演员、做电视了,次一点的也去酒店夜总会了,作家大多是貌不惊人者;二是作家多常年熬夜熬出了眼袋,抽烟抽出一嘴黄牙,再加上不修边幅,无心化妆,其尊容确实容易让满怀希望的读者感到失望。

④咋办呢?还是钱锺书的法子好。有人读了《围城》觉得很好,就提出要见见作者,钱锺书一口回绝说:“你觉得鸡蛋好吃,就一定要见见生蛋的母鸡吗?”作家宜尽量减少抛头露面,少应酬,少献丑。这样的好处是,作家一可以不受干扰,集中时间精力搞创作;二也避免读者见了自己表示失望的尴尬。

⑤莎士比亚其貌不扬,人家就用作品说话,最后成了大剧作家;托尔斯泰相貌丑陋,却著作等身,闻名世界。他们都深居简出,轻易不露面,反而保持了神秘感,收获了更多读者,同时也不给读者失望的机会,不给自己被失望的难堪。

⑥如果用钱锺书的母鸡生蛋论来判定,时下作家阵线分明地成了两群“母鸡”:一群是下蛋又多又大却不肯露面,低调处世的;一群是蛋下得不多不大,却到处张扬、炒作,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的。这后一种“母鸡”,特别喜欢抛头露面,热衷于炒作造势,三天两头接受媒体采访,经常出没于各种作品研讨会、新书发布会、名人联谊会、签名售书活动,总有各种新闻问世,却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有的甚至多年不见新作问世,一味地吃老本。

⑦归根结底,作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没有好作品,颜值再高,衣装再时髦,再善于炒作也是白搭。曾让某读者当面失望的苏童,却没有让文坛失望,没有让评论家失望,也没有让自己失望,他卧薪尝胆,苦心孤诣,用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继续保持着自己一线作家的地位【乙】

⑧对于作家而言,颜值是否让人失望无关紧要,作品不让人失望才是担当。

【小题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作家要注重自身形象,不要让读者失望。
B.作家面对读者的失望,要保持好的心态。
C.作家颜值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作品不能让人失望。
D.作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小题2】为什么文章开头从苏童签名售书写起?
【小题3】下面这个论据放入原文,适合放到【甲】处还是【乙】处?请说说理由。

陈忠实,也长了一张容易让读者失望的老农的脸,人家就扬长避短,躲在农村老家的旧房子里,谁也不见,啥活动也不参加,扎扎实实地写了四年,旷世巨作《白鹿原》横空出世,惊艳天下。

【小题4】分析文章第⑥段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放对地方就是资源

【材料一】一个饮料瓶要分成三部分

从这个学期开始,杭州市建兰中学的每个教室里那个摆在角落里的垃圾桶,被三个颜色各异的垃圾桶所取代,学校正式推行校园垃圾分类了——蓝色的是投放塑料类垃圾的,绿色的是投放废纸类垃圾,还有一种灰色的是投放其他类垃圾的。

卫生委员张小迪说,目前班里的垃圾桶主要分三类,看上去比较简单,但里面的窍门还是比较多的。“刚开始,大多数同学不知道,一个饮料瓶的投放也是有讲究的,要分成三部分投放,瓶盖、饮料瓶上的塑料包装纸和空瓶要分开,空瓶还要洗干净再压扁后才能投放。”

【材料二】日本垃圾分类严苛好处多

日本垃圾分类之严格和细致,堪称榜样。在欧美发达国家,垃圾一般只分可再利用和不可再利用两种。日本的垃圾分可燃、不可燃、资源垃圾三大类,其中资源垃圾又分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日本各地对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定稍有差异,但基本上都细分到10种以上。在上世纪50年代以水银污染闻名的熊本县水俣市,垃圾分类甚至达到24种。

能将繁琐的规定一以贯之,关键在于垃圾投放、收集和运输全程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在日本,不同种类的垃圾要按不同的日子扔。一般来说,每个生活小区每周有两天集中扔餐厨等可燃垃圾,一天扔纸张等资源垃圾。即使在盛夏,生活垃圾发酵发臭,不到日子也只能放置在家中。等到回收资源垃圾的当天,垃圾收集站会摆开一列收集箱,分别盛放金属、塑料、玻璃等。比如PE饮料瓶,必须把瓶身标签撕下归入塑料杂项袋,然后将瓶盖和瓶身分别扔入不同的收集箱。旧纸板箱和报纸要捆好,碎玻璃、灯泡、压缩气罐等危险品则要用报纸包好并注明,防止弄伤清洁工人。丢弃旧家具等粗大物件必须事先通知环卫部门,并支付一定费用。

上世纪90年代,为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日本更加细化了垃圾分类。同时,“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观念进一步确立。日本先后制定了《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家电再循环利用法》《汽车再循环利用法》《小型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促进法》,以促进废物的再利用。

为了促进公众的环境意识,东京23个区的垃圾清扫所会定期向公众开放,介绍垃圾从产生、回收至最终变废为宝的过程。垃圾焚烧站的选址及日常监控数据也向公众公开,以求得周围住户最大程度的理解。

【材料三】专家看法

“固体废物的特征有两个,一个是‘废’即丧失原有利用价值;一个是‘弃’,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已被抛弃或者放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原所长王琪说,固体废物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固体废物放对位置的过程就是资源化的过程。

“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但把固体废物放对位置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王琪说。固体废物的利用价值不等于经济价值,资源化的本意就是“循环”,“合理的循环”是固体废物管理乃至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和目标,加上“无害化”的处理让固体废物加工成产品回到自然。

“垃圾分类是文明的产物和标志。”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建国认为,垃圾分类,对个人,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一场从习惯到自然的修行;对企业,是一种清洁生产动力、一个实现绿色发展的良机;对政府,是一种社会治理底层逻辑、一个精细化管理抓手。

未来垃圾处理会往哪个方向走?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文龙用6个“更”作了总结。一是更跨界,环境卫生的内涵和外延都在随时代发生变化,其他行业与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关联将更密切,行业间跨界发展将更频繁。二是更环保,未来垃圾处理行业将更加绿色。三是更透明,垃圾处理行业会实现更加有序和规范的发展,行业环境“更透明”。四是更可持续,通过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五是更高效,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效率提升。六是更多参与,垃圾处理将变成全社会参与的行业。

【小题1】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点概括“垃圾分类”的具体措施。
【小题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日本垃圾分类之严格和细致,堪称榜样
(2)垃圾分类,对个人,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一场从习惯到自然的修行
【小题3】请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1)上世纪90年代,为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日本更加细化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了可再利用与不可再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垃圾要按不同的日子扔。
(2)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本意就是“循环”,因此,所有的垃圾都可以成为可再生资源,供人类再次利用,以此来减轻自然环境的承受负担。
【小题4】关于“放对地方就是资源”的问题,你认为中学生该如何做?请根据材料对此作简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