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0
人口一产业的空间集聚和扩散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读深圳人口和产业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深圳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外商纷至沓来,“香港前店,深圳后厂”的格局迅速形成,涌现出大量纺织、电子、玩具等企业。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圳经济展战略逐步转型,到2010年形成了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等为主的支柱产业。

(1)深圳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二十年来其人口增长以___________增长为主,__________年龄段人口比比例异常的高。这说明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
(2)1993年前,深圳第二产业比重呈快速_______趋势,且以__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产业特征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临近香港,交通便利,产品销售____________广大,土地和_________价格低。
(3)概述2000年以来深圳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特点,并说明其对外来人口数量和文化构成的影响。
2016高二·上海·学业考试
知识点: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经济飞速发展,有“世界工厂”之称。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东莞制造业发展中的成本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制造业面临着出口锐减、产业链低端、竞争压力过大等一系列问题,“东莞制造”急需创造新的技术红利。2020年6月,东莞被正式纳入“深圳都市圈”(下左图),形成“深圳创新+东莞智造”的良性循环。右图示意东莞1978-2017年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深圳对东莞辐射带动作用的具体表现,正确的是(     
A.东莞位置优越,位于深圳东北部,利于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
B.深圳的创新企业都将研发部迁至东莞,促进东莞的产业升级
C.深圳为东莞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促进东莞发展
D.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便于两地区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
【小题2】关于东莞1978-2017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小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C.第三产业比重增长最大D.三大产业变化均不明显
【小题3】由“东莞制造”转变为“东莞智造”的原因是(     
①优先发展改革开放前沿的政策优势消失
②东莞地区丰富而低廉的土地优势在削弱
③本地科技水平高,高科技工业基础好
④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政府管理调控能力增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