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于华东地区的A省和S市,经济发展差距较大。S市科技人才密集,GDP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但能源、矿产资源较贫乏,201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60%。A省地处内陆,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并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立体快速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铁路密度、通车里程居华东地区之首。

材料二 下表为某年A省和S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对比表。(单位:%)

(注: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其增长速度能反映工业发展状况。)

(1)两省市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试分析A省承接S市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2)S市转移出经济附加值低的企业后,集中力量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简析产业转移对S市发展的意义。

17-18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三省、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东北三省占全国国内 生产总值的 比重
2003 经济总 量(万亿元)23 79811 33513 09412 95761184(52.2%)
增速均值14.8%15.5%12.2%10.7%9.1%
2002 年三大 产业结构6∶52.1∶ 41.94.9∶49.8∶45.310.0∶45.7∶44.312.8∶49.7∶37.5
2003 年三大 产业结构5.1∶54.6∶40.34.1∶52.4∶43.59.5∶47.2∶43.312.5∶50.4∶37.114.6∶52.3∶33.1
材料二: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 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现在,该区域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 20 多年的珠三角,现在受到挑战。
(1)材料一中四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今后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具体指什么“弱化”?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 GDP 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 有哪些?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双选)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资源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