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7 组卷96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4)伊犁河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简述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2018·全国·三模
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为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示意图。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土壤剖面采样调查,研究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高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图为两地的景观图片。


材料三:2021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防止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生产力”。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了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cm的砂石层覆盖,可以防止土壤盐碱化。


(1)图中甲、乙、丙三种土壤剖面,对应干旱气候的是____;从土壤有机质积累条件考虑,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____(甲/乙/丙)土壤最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图中说明____是影响土壤发育的决定性因素;其残体为土壤提供____;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又会转化为____及简单的无机物。
(3)图中内蒙古高原的植被主要为____。与同纬度的内蒙古高原相比,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试从气候、生物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有________
(4)分析西北地区砂田能防止土壤盐碱化的原因。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