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05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区(简称双三角)。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区域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快。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1~2005年长三角与珠三角GDP总量比较。

材料二 2001~2005年双三角地区GDP增长率与全国的比较。

材料三 2001~2005年双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单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01
2004
2005
2001
2004
2005
2001
2004
2005
长三角6.64.64.151.755.855.041.739.640.9
珠三角5.33.82.849.553.850.945.242.446.3
全国
平均
14.113.112.545. 246.247.340.740.740.2

材料四 2005年全国平均万元GDP能耗为1.58吨标准煤,其中上海2005年万元GDP能耗为0.88吨标准煤,广东省万元GDP能耗为0.79吨标准煤。

(1)评价“双三角”经济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
(2)在第一、二、三产业中,万元GDP能耗较大的是第________产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珠三角比长三角万元GDP能耗低的原因。
(3)如何提高“双三角”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
16-17高二下·黑龙江鸡西·开学考试
知识点: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长江沿江地带的社会经济状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范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三省、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东北三省占全国国内 生产总值的 比重
2003 经济总 量(万亿元)23 79811 33513 09412 95761184(52.2%)
增速均值14.8%15.5%12.2%10.7%9.1%
2002 年三大 产业结构6∶52.1∶ 41.94.9∶49.8∶45.310.0∶45.7∶44.312.8∶49.7∶37.5
2003 年三大 产业结构5.1∶54.6∶40.34.1∶52.4∶43.59.5∶47.2∶43.312.5∶50.4∶37.114.6∶52.3∶33.1
材料二: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 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现在,该区域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 20 多年的珠三角,现在受到挑战。
(1)材料一中四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今后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具体指什么“弱化”?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 GDP 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 有哪些?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双选)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资源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