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期以来,黑龙江省都对黑土地的质量进行着监测,并进行了耕地质量总体状况的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粮食总产持续增长,主要靠的是扩大耕地面积、选用良种、密植、农业增产技术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1982年,黑龙江省盐碱耕地面积为23.33万公顷,同时,由于化肥投入量逐年加大,农肥投入逐年减少,以及除草剂的普及应用等,导致土壤板结硬化程度逐年加剧。2015年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全省水土流失耕地面积达460万公顷,占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土壤在热带雨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首先,土壤提供了生物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和水分。其次,土壤为雨林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基底,为种类丰富的动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提供了栖息场所,这些生物和雨林中的其他生物一起,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雨林生物群落,但同样的林下生物种类丰富,以枯枝落叶为食的大量底栖生物(如真菌类微生物)不断分解林下的枯枝落叶,另一方面,热带雨林地区矿物质淋失特别强烈,因此热带雨林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1)简述东北黑土肥沃的成因。
(2)分析热带雨林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原因。
(3)针对黑土退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2023高三上·全国·竞赛
知识点: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校地理研学小组计划做一期东北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问题的展板。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广阔,耕地的坡度多在以下,坡长一般为5002000m。水蚀、风蚀及不合理的耕作导致黑土层变薄变瘦。


(1)展板A区开篇介绍了东北黑土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不定项选择)
A.位于高纬度地区B.地形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原
C.河流一年只有一次汛期D.河流有结冰期

(2)展板A区进一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阐明了黑土肥沃的奥秘,在下图对应位置填写合适的选项。

____;②____;③________
选项:A.产生大量枯枝落叶   B.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度慢C.气候湿润,植被繁茂   D.秋冬季气温低
(3)展板B区首先利用专题地图呈现了东北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的现状。①____技术可以利用地物②____(反射/吸收)太阳辐射的信息来获取区域影像,从而为进一步分析、制图提供数据源
(4)展板B区的后半部分是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开展的水土流失模拟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内容。
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____对东北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目的探究东北黑土区耕地出现较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
实验器材可调节长度的土盘、黑土、坡度仪、人工降雨机、测量土壤流失量的自动监测仪
实验条件第一次第二次
人工降雨强度设定为:90(mm/h),降雨时长:1h
降雨强度模拟当地夏季降水情况,目的是②____
三个土盘坡长相同,坡度不同三个土盘坡度相同,坡长不同
实验观察观察不同土盘的土壤表面变化情况、产生径流量大小及径流浑浊程度等
数据处理
坡度坡长土壤流失率
(t/km2·a)


坡度坡长土壤流失率
(t/km2·a)

2m1166.02m1880.0
2m1880.05m3398.0
2m2233.010m4384.5
得出结论相对而言,③____(坡度较大/坡长较长)是导致东北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5)展板C区呈现的是应对之计,为缓解水土流失问题,该区域更适宜采用____的方式(单选:A.顺坡耕作B.横坡耕作)。
(6)展板C区最后介绍了秸秆还田耕作技术,该技术对东北黑土地永续利用的积极作用包括____。(不定项选择)
A.增加地表粗糙度,减轻风蚀B.固土拦泥,减少水蚀
C.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D.增加土壤水分蒸发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