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题组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1

河北塞罕坝林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自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海拔为1010~1940米,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生态脆弱。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图甲)和水系图(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塞罕坝区域自然环境过渡性显著,主要表现在(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
②从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
③河流水文自内流区向外流区过渡
④植被类型自荒漠向草原过渡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小题2】下列关于塞罕坝林场产生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保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防风固沙B.对东北林区的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C.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D.防止内蒙古中部草原退化
23-24高二下·广东茂名·期中
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