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易0.85 引用2 组卷133
位于长江上游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发挥综合效益的第一年。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共同构成,全程跨越1800千米,沿线经过重庆等重要城市。该能源走廊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1)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不定项选择)
A.地势落差大B.位于人口稠密区C.河流水量充沛D.国家政策支持

(2)清洁能源走廊沿线梯级电站的建成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水循环______环节的影响。(单选)
A.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C.植物蒸腾D.水汽输送

(3)重庆市作为该清洁能源走廊沿线最大的城市,其对周边区域起主要辐射带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重庆与周边地区相比______。(单选)
A.气候条件优越B.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资源储备丰富D.人口数量最多

(4)图中所示长江干流河段主要受流水______(单选:A.侵蚀B.堆积)作用,多发育形成______(单选:A.冲积扇B.峡谷)。当长江到达中游地区后,侧蚀作用增强,表现在______(单选:A.凹岸B.凸岸)不断被侵蚀,河道弯曲明显。
(5)图中清洁能源走廊所在区域与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同在长江经济带内,请就两区域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6)简述长江上游清洁能源走廊建成后对我国能源、生态、环境安全带来的积极意义。
2024·上海黄浦·二模
知识点: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能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河流水能开发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地理背景的了解是提升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雅砻江流域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过程之一。图1为长江上游及其支流分布图,图2为甲地河流地貌景观图。

          

(1)从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看,长江及其支流直接参与了____(填水循环类型),____(填水循环环节)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____等物质。
(2)河流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其中甲属于____地貌(填“流水侵蚀”或“流水堆积”),其特点是____(双项选择题)。
A.两岸陡峭B.河谷呈“V”形C.地形平坦D.河道蜿蜒曲折

雅砻江流域“风—光—水”一体化电能开发,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建设23座梯级水电站、80个风电场和25个光伏电场,全部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的“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图3为雅砻江流域主要水电站、风电场和光伏电场布局规划示意图。

(3)从流域位置看,光伏电场主要布局在____,风电场主要布局在____,说出两者布局的共同有利条件____
(4)雅砻江流域“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生产,主要通过风能、太阳能、水能的季节和昼夜差异性发电来实现,如从冬夏季节看,水电发电高峰在____,光伏发电高峰在____;从昼夜看,光伏发电高峰在____,风电发电高峰在____。简述雅砻江流域“风光水互补”发电的优点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些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面积约占全国21%,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甲、乙圆圈范围内为长江经济带中的两个城市群。

(1)写出乙城市群的名字:_______,写出一个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_______。与乙相比,甲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较_______(填“高”或“低”)。
(2)与重庆相比,上海水运的主要优势在于地处长江______________(填具体交通运输方式)便利。
(3)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从资源角度看,该地区雨水充沛,且长江中上游地势落差大,蕴藏了丰富的_______资源;该地区山区面积广大,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为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4)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经济带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
(5)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长江成为中国“黄金水道”的原因。
(6)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正确的是(     
①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
②发挥上海、武汉、成都的核心作用,推行新型城镇化
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7)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描述错误的是(     
A.范围广,上中下游发展均衡B.能源少,导致发展遭遇瓶颈
C.基础好,工业产品竞争力弱D.发展快,环境问题初步显现
摩洛哥是中国在西地中海地区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交汇点与支撑点。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摩洛哥国土面积为45.9万平方千米(不包括西撒哈拉),海岸线长约1700千米,2023年人口约3702万人,该国磷矿、渔业资源丰富,港口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摩洛哥为此制定了增加港口数量、提高港口运营效率的《2030国家港口战略》。

材料二   

(1)摩洛哥中部阿特拉斯山脉是非洲板块与______板块碰撞隆起而成,其东南侧地区若植被破坏,受东北信风的影响,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
(2)比较丙河和丁河径流量特征的差异,并从河水补给及大气环流的角度,解释其成因。
(3)一艘满载磷矿石的货轮夏季从甲港口出发,经直布罗陀海峡驶向中国,在到达乙港附近海域的过程中,沿途______(单选:A.先逆水后顺水   B, 一直逆水   C.一直顺水   D.先顺水后逆水),船只吃水深度______(单选:A.由浅变深   B.由深变浅   C.一直变浅   D.一直变深)
(4)按洋流性质分类,图中洋流属于______。甲城市海洋水产品加工工业较发达,最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
(5)2023年摩洛哥的人口密度是______,据图推测该国可以把______作为人口地理分界线。
(6)摩洛哥修建海港发展经济,主要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中______(单选:A.海面   B, 海空   C.海岸带   D.海中)的资源。分析摩洛哥港口建设对其经济发展的意义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