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34
近期,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出台,继续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等方面加强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跨境河流之一,流域内林业、水利、渔业等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大米、橡胶、水果等作物,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近年来,澜湄国家的多边贸易不断增强,我国很多企业入驻湄公河流域各国,行业涉及服装、箱包、木地板、电器连接线、家具等。

(1)澜湄合作“因水而兴”,流域内水资源丰富,季节变化大,下游区域河流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3-4月份,主要原因是______。(单选)
①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 全球变暖
③正值旱季,降水量少                                        ④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其他澜湄国家承接我国产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单选)
①工业基础较好               ②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③流域沿岸国家市场需求大
④国家政策支持               ⑤交通越来越通达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④⑤
(3)水稻是澜湄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这里主要受______气候影响,水热充足,为水稻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下游区域各国冬半年主要盛行______季风,降水______,气温高,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影响粮食产量,严重时可能引起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发生______等现象。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中老铁路(昆明-万象)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5)从能源矿产、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等方面,分析我国与其他澜湄国家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2024·上海长宁·二模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此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高谷深林密,地势北高南低。近年来,中国倡导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下,该地区经济合作取得很大进步。

材料2:位于该流域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其中老挝段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已于2021123日建成通车。

材料3: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料图”,图2为“澜沧江—湄公河径流量各国占比图”。

   

(1)下列有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结冰期较短B.工业基础雄厚C.流量季节变化大D.航运能力强

(2)贸易畅通是“澜湄合作”的重要内容。在与泰国的贸易合作中,我国可以从泰国进口的农产品是(     
A.小麦B.稻米C.苹果D.羊毛

(3)与传统的澜沧江—湄公河河运相比,铁路运输(     
A.运价较低B.运速更快C.运距更长D.连续性差

(4)中老铁路建设的意义有(     
①促进云南旅游业发展②为老挝创造就业机会③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④减轻沿线的自然灾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据材料,分析中老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6)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的方向。
(7)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能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试分析该流域水能开发带来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高谷深林密,地势北高南低。近年来,中国倡导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下,该地区经济合作取得很大进步。

材料二:位于该流域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其中老挝段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已于2021年12月3日建成通车。

材料三:左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料图”,右图为“澜沧江—湄公河径流量各国占比图”。


(1)下列有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结冰期较短B.工业基础雄厚C.流量季节变化大D.航运能力强
(2)贸易畅通是“澜湄合作”的重要内容。在与泰国的贸易合作中,我国可以从泰国进口的农产品是(     
A.小麦B.稻米C.苹果D.羊毛
(3)与传统的澜沧江—湄公河河运相比,铁路运输(     
A.运价较低B.运速更快C.运距更长D.连续性差
(4)中老铁路建设的意义有(     
①促进云南旅游业发展②为老挝创造就业机会③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④减轻沿线的自然灾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据材料,分析中老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6)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的方向。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