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易0.85 引用4 组卷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气受热过程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设计了探究实验。该小组准备了三个相同的试验瓶,试验瓶1号装有等量沙土,试验瓶2号、试验瓶3号装有等量清水,且试验瓶2号瓶口覆有薄膜,三个试验瓶内均放置电子温度计(反应灵敏)以测量瓶内温度(如图所示)。该小组将三个试验瓶放置在阳光下,观察并记录第2分钟、第6分钟、第10分钟、第14分钟时三个试验瓶中温度计显示的度数。待三个试验瓶气温相同后,将其放置在阴凉处,观察并记录第5分钟时三个试验瓶中温度计显示的度数。


(1)与1号试验瓶相比,3号试验瓶升温速度较____(快/慢)、降温速度较____(快/慢),说出其原因____
(2)比较在阴凉处放置5分钟后,2号试验瓶与3号试验瓶内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3)太阳照射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温度计度数基本没有变化,之后温度计度数才开始变化,请说明原因。
23-24高一上·河南濮阳·期末
知识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模拟实验是指采用某种实验方法,借助一些实验仪器、设备、模型,来模拟自然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产生、变化、作用等的实验,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某些自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

某中学的李老师带带领同学们上了一堂地理实验课(如下图)。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2个数字测温探头分别插入2个烧瓶瓶塞的中孔。
②打开数字测温探头开关,将两个探头悬在空气中,待两个显示屏温度相同时,记录温度起点。
③将一袋小苏打(碳酸氢钠)和1袋醋酸倒入其中的甲烧瓶中,乙烧瓶保持空瓶,然后盖上插入数字测温探头的两个烧瓶塞,两烧瓶间相隔约3厘米距离。
④将台灯放置两个烧瓶中间对面约17~20厘米距离,拉低灯罩使光源距离瓶口5~7厘米,让热光源等距离照射两个瓶体。
⑤使用秒表计时器每分钟读取一次温度数据。收集10分钟内温度数据,记录在下面的温度记录表上。
⑥10分钟后,关闭白炽灯,继续观测温度变化,把两个瓶子5分钟内温度的变化记录在表格内。

温度记录表

时间(分钟)01234567
烧瓶甲18.319.119.720.120.420.520.620.8
烧瓶乙18.318.919.419.619.819.920.120.1
时间(分钟)89101112131415
烧瓶甲20.820.921.120.720.320.119.919.8
烧瓶乙20.320.320.420.119.719.519.319.2
(1)实验发现开灯后甲烧瓶的温度增加速度较乙烧瓶快,请解释其原因。
(2)请根据以上实验推测,如果适当增加小苏打和醋酸的量,甲烧瓶的温度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实验课快结束时,李老师要求各小组汇报实验收获。如果你是小组成员,请结合实验现象和当今气候变化说出两条该实验给你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