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8月浙江某学校组织学生赴江西开展地理研学活动,重点考察了庐山物种多样性和都昌县多宝沙山地貌,并在九江市湖口气象观测站进行湖陆风观测。多宝沙山是江南最大的沙山。

材料二图1为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图2为鄱阳湖湖床“草原”景观,图3为多宝沙山图。


(1)鄱阳湖主要参与了____水循环(填水循环类型)。考察期间研学小组发现湖床大面积裸露变“草原”,因湖床地势起伏导致土壤____(填土壤组成要素)和出露时间变化,湖心至湖岸间裸露湖床上草类长势呈现明显差异,这体现了植被的____(填大、中、小)尺度变化。
(2)多宝沙山位于该地的____(凹/凸)岸,沙山是由____沉积作用形成。正常年份的____(冬/夏)季,沙山面积扩大明显。
(3)庐山山麓地带性植被类型为____,植被特点有________。(填写序号)
①树基有板状根②乔木多革质叶片③叶面多蜡质层④终年常绿⑤季相变化明显
(4)统计表明,2022年8月湖口观测站的湖陆风较往年同期偏弱。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其原因。
23-24高一上·浙江台州·期末
知识点:热力环流的应用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风成地貌影响植被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8月浙江某高中学生参加了江西“庐山——鄱阳湖”自然地理考察的研学活动。他们在庐山植物园考察亚热带植被物种多样性、在九江市湖口气象观测站开展湖陆风观测活动、在庐山山顶观测云雾。

材料二2022年夏秋季节江西出现了严重的干旱,鄱阳湖7月水域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2385平方公里。

材料三下图1为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图2为庐山云雾图,图3为2022年7月鄱阳湖水域面积图。


(1)鄱阳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获取图3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____
(2)庐山云雾多发,由于该地____丰富,主要来源于________(填水循环的环节),以及____(填气候类型),气候湿润。当气温____,水汽____形成云雾。此外庐山地势崎岖,有利于云雾的聚集。
(3)庐山植物园的代表性植被类型为____,植被特点有________。(填写序号)
①藤本植物较多②乔木多革质叶片③季相变化明显④终年常绿⑤叶面多“蜡质层”
(4)湖陆风是沿湖地区由陆、湖热力性质差异引起,风向出现昼夜变化的一种地方性天气现象。观测湖陆风需要用到多种仪器,请在①北斗手持定位仪、②湿度计、③日照计、④温度计、⑤风向风速测量仪、⑥雨量器、⑦太阳辐射测量仪等工具中选择三种可能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5)统计表明,2022年8月湖口观测站的湖陆风较往年同期偏弱。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8月浙江某高中学生参加了江西“庐山——鄱阳湖”自然地理考察的研学活动。他们在庐山植物园考察亚热带植被物种多样性、在九江市湖口气象观测站开展湖陆风观测活动、在庐山山顶观测云雾。

材料二:2022年夏秋季节江西出现了严重的干旱,鄱阳湖7月水域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2385平方公里。

材料三:下图1为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图2为庐山云雾图,图3为2022年7月鄱阳湖水域面积图。



(1)鄱阳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监测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
(2)江湖环绕的地理环境,为庐山提供了生成云雾的充足______。此外,当地郁郁葱葱的森林通过______(填水循环的环节),也为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庐山植物园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______,植被特点有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藤本植物较多       ②乔木多革质叶片       ③季相变化明显       ④终年常绿       ⑤叶面多“蜡质层”
(4)湖陆风是沿湖地区由陆、湖热力性质差异引起,风向出现昼夜变化的一种地方性天气现象。观测湖陆风需要用到多种仪器,请在①北斗手持定位仪、②湿度计、③日照计、④温度计、⑤风向风速测量仪、⑥雨量器、⑦太阳辐射测量仪等工具中选择三种可能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5)统计表明,2022年8月湖口观测站的湖陆风较往年同期偏弱。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