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94
有关“一带一路”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带一路”是指____
(2)“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城市众多,气候类型多样。其中,上海、乌鲁木齐、鹿特丹三座城市对应不同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城市A的名称是____,其对应的自然带为____城市B的名称是____,其气候类型为____城市C的名称是____,其气候形成原因为____
(3)“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貌也同样多姿多彩。当古代商人路经乌鲁木齐附近时,时常见到如图1所示的地貌景观,其壮观宏伟,犹如天生“拱桥”。塑造图1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

(4)商人们近距离观察该天生“拱桥”的组成物质,其中岩石层层堆积,颗粒分明。读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推断构成地貌的岩石为(     
A.①B.②C.③D.④
(5)从我国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前往鹿特丹的航线上,自东向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有船员观察到船只____(填“顺水”或“逆水”)而行,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该现象____
(6)古代航行会更依赖于风向和洋流,很多时候是在“等风来”。判断古代我国沿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返航时会选择____(填“夏季”或“冬季”),并解释理由____
23-24高三上·上海·期中
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风成地貌“一带一路”倡议由来和背景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霞地貌是陆地上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地貌形态,在我国广东广泛分布,此岩石(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貌也同样多姿多彩。当古代商人路经乌鲁木齐附近时,时常见到如图1所示的地貌景观,其壮观宏伟,犹如天生“层叠砂岩拱桥”。塑造图1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①流水侵蚀②流水沉积③风力侵蚀④风力沉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3)商人们凑近观察该天生“拱桥”,其中岩石层层堆积,颗粒分明。读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推断构成地貌的岩石为(     
A.①B.②C.③D.④

(4)图2中①②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重熔再生—风化作用—变质作用B.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D.重熔再生—岩浆侵入—冷却凝固

(5)在意大利威尼斯有大量大理石资源,请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地中海沿岸地区形成丰富大理石矿藏的地质过程。
(6)图4中D板块为____板块,其与C板块的边界为____边界(生长/消亡),该边界处的____是世界主要地震带之一。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说明该地震带上高大山脉的形成过程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