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415
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极地区被视为地球气候的稳定器,近年来南极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已引起全球关注。2022年3月14日至3月18日,南极多个站观测到快速升温的过程(简称“3·18爆发性增温事件”)。

材料二: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到新西兰,若不考虑船身自身重量的变化,科考船吃水深度的变化最可能是(     
A.先变浅,后变深B.变浅C.先变深,后变浅D.变深

(2)北京时间11月9日22时,科考船“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此时留学生小王正好在当地时间大约6点左右收看到这个新闻,他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A.伦敦(51°30′N,0°07′W)B.洛杉矶(34°03′N,118°15′W)
C.东京(35°41′N,139°44′E)D.纽约(40°43′N,74°W)

(3)科考队员在考察罗斯冰架时发现罗斯海域洋流环境十分复杂,在罗斯海南部受____风带控制,形成离岸的陆坡流,海水自________流动;北部受____风带影响,海水大规模流动形成____,在二者的“夹击”下,导致局部环流范围无法扩大,加上受海陆轮廓及其他洋流影响,洋流发生变向,形成环流。
(4)曾经的南极污染物分布考察中,在考察站和游客中心附近的新雪中发现了由于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含碳物质,分析其主要来源。
(5)大气环境的监测是本次科考的重点之一。据图推测“3·18爆发性增温事件”南极地区大气驱动的机制,尝试完成下侧框图。

(6)框架图中①的含义最可能为(     
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C.大气逆辐射增强D.降水量增加

(7)科学家认为,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解释其原因。
2023·上海长宁·一模
知识点:时区的划分、计算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海水的密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于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到达南极大陆后于2014年2月8日建成了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 (东经76°58′,南纬73°51′),并于当地时间8点正式开站运行。经过160天的高压工作, “雪龙”号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考察,总航程3.2万海里。

材料二:我国先后于1985年、1989年和2009年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考察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上(62°13′ S,58°58′ W),中山站位于印度洋沿岸(69°22′24″ S,76°22′40″E),昆仑站位于冰穹(A)附近(80°25′S,77°7′E)。

(1)泰山站距昆仑站约__________ 千米,若一架直升机从长城站按最短距离飞往中山站,说明其沿途的飞行方向__________
(2)7月1日,地球位置最靠近左图中__________ 位置附近,此时全球昼夜分布大致与右图中的__________ (填字母)图相符合。
(3)地球位于图③位置时,晨线正好与100°E重合,__________ 经线正好与昏线重合。此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4)当地球位于图②附近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影响;此时,在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遇到的情况是(     )(填选项字母)
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C.顺风逆水D.逆风顺水

(5)南极地区气温最高时期,地球位于__________ 位置附近,亚欧大陆受__________ 气压控制。
(6)当地球位于图①处时,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 ,之后,太阳直射点正向__________ (南、北)半球移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