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题组 适中0.65 引用21 组卷440

蓝色荧光海,又称“蓝色眼泪”,在4-6月份最常见,一般出现在水较浅且人类活动较少的海湾,尤其是海域气温回升、风大浪大且涨潮的时候。其中福建平潭(25°N,119°E)的“蓝色眼泪”因其频次高、规模大,成为其著名的旅游景点。“蓝色眼泪”已被证实主要由两种浮游生物形成,一种是海萤,另一种是夜光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沿海各海域,为我国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之一,尤其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沿海地区最容易看到“蓝色眼泪”的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小题2】“蓝色眼泪”对该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增加海洋表层辐射B.降低海水含氧量
C.增加表层海洋温度D.减少大气降水量
【小题3】“蓝色眼泪”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物质丰富B.海水盐度较低C.沿海水深较浅D.海水的水温高
2023·山西吕梁·一模
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海—气热量交换水量平衡影响植被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95日凌晨,数以千计的市民聚集在青岛八大峡附近海滩,观赏拍摄有蓝眼泪之称的荧光海。在我国北方沿海,发光的是以夜光藻为主,形成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盐度、光照和食物等。夜光藻会在温度较高、风力不大的环境中形成,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0°-25℃,最适温度在18-20℃。当这些条件适宜时,夜光藻就会大量繁殖并聚集在海水表层或近岸区域。当夜晚来临时,如果有船只驶过、波浪拍打或其他扰动等刺激,这些生物就会被激发出荧光,并随着海水的流动而闪烁变幻,形成一片绚丽的蓝色海洋。夜光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沿海各海域,为我国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也有重要的作用,蓝眼泪的出现也可以用作环境监测的指标。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南方相比,荧光海的出现,北方9月为爆发期比南方迟,因为北方海域(     
A.水温较低B.盐度较高C.风浪大D.光照强
【小题2】南方地区暴雨或梅雨季节对于夜光藻种群来说具有破坏性,主要是因为(     
A.降低水温B.降低盐度
C.食物缺乏D.海水透明度增加
【小题3】夜光藻作为一种赤潮生物,其密度增大,分布范围扩大可能带来(     
A.生物多样性增加B.海水营养盐降低
C.水体氧气含量增多D.鱼类捕获量减少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