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4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坑,又称“旋坑”、“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生于山涧,或深不见底,绝壁陡崖。位于大巴山区的汉中天坑群(32°N~33°N),总面积5019平方公里,发现天坑54处,溶洞316处,竖井23处,漏斗25处,其他地质遗迹109处,类型齐全,“稀、奇、峻、雄、险、秀”,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天坑群”地质遗迹,热带、亚热带的岩溶地貌的最北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镇巴县的“天悬天坑”,直径100-110米,深183米,崖壁陡直,坑口近乎圆形、又似“心形”入选《地理中国》封面。

(1)分析说明汉中天坑群形成的自然条件。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镇巴县“天悬天坑”的演化过程。
(3)结合天坑的形成现状,预测天悬天坑的未来发育趋势。
(4)分析陕西省汉中天坑群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条件。
23-24高三上·陕西汉中·期中
知识点: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喀斯特地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