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1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连年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不足10%。但是几十年来,塞罕坝人还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材料三北京市某中学在十月中旬到塞罕坝林场进行游学活动,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在与林场老工人的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林场建设之初(1962年)塞罕坝的无霜期一年只有56天,比现在短的多,大风天比现在多,降水量也比现在少很多,9月份就会开始下雪。


   
(1)简述塞罕坝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2)说明20世纪60年代初,风沙紧逼北京城的原因。
(3)请以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对经济的影响为例,谈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22-23高二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原因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