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题组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9

板根是高大乔木的树干从近地面开始向四周生长的状如翅膀的板状根。热带雨林中一些巨树的板根可达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宽,形成巨大的侧翼,甚为壮观。某研究团队在海南省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内一定坡度的林区,随机选取胸径接近的板根树,以树干为分界基点,根据坡向划分为上坡位和下坡位(上坡位的板根易形成围栏根,如图),并对雨季时土壤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板根上坡位板根下坡位
有机碳(g/kg)21.3413.77
全氮(g/kg)1.100.62
全磷(g/kg)0.1430.094
全钾(g/kg)34.3927.44
【小题1】热带雨林高大乔木多板根现象反映的主要环境特点是(     
A.土层质地坚硬B.林下光照弱C.土壤中空气少D.地形坡度大
【小题2】与下坡位相比较,板根上坡位土壤营养物质含量特点形成的原因是(     
①地下生物生长量大②微生物活动弱③枯枝落叶积累多④流水侵蚀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3】热带雨林地区巨树生长板根主要有利于(     
A.吸收营养物质B.支撑高大树干C.吸收更多水分D.蒸发多余水分
22-23高二下·山东淄博·期末
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植被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研究小组选取了云南一干热河谷的两个不同坡向为研究区。依据坡体稳定性和坡位自上而下划分为稳定区(位于坡面上沿,整体较稳定)、失稳区(位于坡面中部,易受流水侵蚀)、堆积区(位于坡脚,多土石堆积)。表为研究区植被地上和地下部分经过清洗烘干后每千克干物质中养分含量表。植被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获取,植被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干热河谷阴、阳坡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养分含量(g/kg)

样地

元素

地上部分养分含量

地下部分养分含量

稳定区

失稳区

堆积区

稳定区

失稳区

堆积区

阳坡

339.6

320.5

310.9

266.8

231.4

170.6

12.6

14.3

10.2

6.5

7.3

3.9

0.5

0.4

0.6

0.4

0.5

0.4

5.4

4.9

6.7

4.0

5.6

6.1

阴坡

320.1

323.4

309.1

339.7

294.2

221.4

8.4

7.2

20.2

6.6

5.5

7.0

0.4

0.5

1.1

0.3

0.4

0.6

5.4

5.1

20.8

4.2

4.1

13.7

【小题1】读表可知(     
A.阴、阳坡碳氮磷钾含量地上部分均高于地下部分
B.阴坡堆积区碳氮磷钾含量地上部分均小于地下部分
C.阴坡磷含量随着坡面稳定程度的降低而降低
D.与阴坡相比,阳坡碳氮含量的地上地下部分差异显著
【小题2】研究发现,阴、阳坡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碳含量在稳定区和堆积区均有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是(     
A.稳定区水热条件好,利于植被生长
B.稳定区土壤有利于植被持续生长而积累大量碳
C.堆积区地势低,光照弱,植被生长差
D.堆积区土壤深厚有利于植被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小题3】阴坡堆积区氮磷钾含量均显著大于稳定区和失稳区,直接原因是(     
A.堆积区多土石堆积,易风化分解产生大量氮、磷、钾
B.堆积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易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
C.堆积区汇集坡面径流溶解的土壤中的养分,易被植被吸收
D.堆积区多植被枯枝落叶,易腐烂分解产生大量氮、磷、钾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