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6 组卷436
某同学查阅到中国人口相关资料,制作了资料,并查阅了中国 人口年龄结构(左图)和中国人口增长情况(右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 自然增长率为-0.60‰。

2020年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2022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 95.5%、91.6%。从民族人口来看,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2023年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 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有助于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也有助于实现人口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和中国国情,谈谈你对“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023·北京西城·模拟预测
知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人口迁移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国家点名,你喊到。”2020年11月1日,我国迎来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为141178万人,公报显示与第六次普查数据相比,全国人口增加7205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下图)。人口普查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民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次除人工普查外,还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下表为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单位∶亿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人口
2010年2020年
0-14岁2.222.53
15-59岁9.408.94
≥60岁1.782.64
总计13.4014.11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总数逐年增长
B.图中显示,1982年以来我国人口年增长率逐年下降
C.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少儿人口比重进一步下降
D.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小题2】人口普查的积极意义(     
①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②有助于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③有助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
④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提供决策依据,迅速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本次人口普查电子化方式主要运用下列哪项技术(     )
A.GPSB.GISC.RSD.BDS
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材料一、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

材料二、这次普查显示,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材料三、这次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第六次人口普查可以能弄清我国(     )(多选)
A.人口数量B.人口构成
C.人口合理容量D.城市化水平
(2)读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模式是____。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____
(3)读材料二,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全面开放生育控制、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
(4)读材料三,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及其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