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紫阳湖充满历史人文底蕴,近年来,武昌区以美丽河湖建设为契机,通过排水改造、水生态修复、“大湖+”等一系列科学管护措施,实现紫阳湖水质稳定达标,并在2022年顺利入选武汉市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碳探家族”社团走进紫阳湖公园,开展了“探秘大美紫阳厚植生态文明”的主题研学活动,下表为该社团学生拟定的研学“微”主题。

序号

研学“微”主题

1

紫阳湖的前世今生

2

紫阳湖的水文水质

3

紫阳湖的土壤植被

4

紫阳湖的净化系统

5

紫阳湖的生态魅力

材料二:利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滞留和净化雨水是海绵公园的重要功能。低影响开发是一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下表为该校社团成员研学活动结束后,绘制的关于紫阳湖公园低影响开发设施工程量统计表。

序号

低影响开发措施

面积

(平方米)

蓄水深度

(米)

调蓄容积

(立方米)

污染物去除率

(%)

1

雨水花园

1789

0.3

540

70-95

2

下凹式绿地

3744

0.3

1130

70-95

3

植草沟

900

0.2

180

35-95

4

透水沥青

11080

80-90

5

透水铺装

11247

80-90

6

湿塘

3814

1

4000

50-80

7

蓄水池

600

3

1800

-


(1)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紫阳湖公园设计布局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在防范城市雨洪灾害中可发挥的功效。
(2)请你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主题,说明该主题的探究方法与探究思路。
(3)紫阳湖的生态系统修复效果明显,为巩固治理成果,请你为紫阳湖的长治久清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知识点: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阳湖是武汉市武昌区唯一一处自然湖泊公园,水陆面积共30多公顷。近年来,武昌区以美丽河湖建设为契机,通过一系列水生态修复措施,实现紫阳湖水质稳定达标。某中学地理社团走进紫阳湖,开展了“探秘大美紫阳,厚植生态文明”的主题研学活动,表1为该社团拟定的研学工作计划表。表2为社团成员绘制的紫阳湖公园设施工程量统计表。

表1

主题‘微’主题探究方法与探究内容
探秘大美紫阳,厚植生态文明
前世今生收集紫阳湖的资料,了解紫阳湖所在区域的历史发展查阅资料,说明紫阳湖的形成与改造过程;结合实地调查,为紫阳湖可持续发展之路献计献策
水文水质
净化系统收集紫阳湖的资料,结合实地调查了解紫阳湖水环境面临的困境;实地采访工作人员,了解紫阳湖水体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阅读相关资料,为紫阳湖水体更新净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生态魅力查阅资料,了解紫阳湖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收集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说明紫阳湖主要的生物资源;阅读相关资料,合作讨论紫阳湖的生态价值。

表2

序号措施面积(平方米)蓄水深度(米)调蓄容积(立方米)污染物去除率(%)
1雨水花园17890.354070-95
2下凹式绿地37440.3113070-95
3植草沟9000.218035-95
4透水沥青1108080-90
5透水铺装1124780-90
6湿塘38141400050-80
7蓄水池60031800
(1)在表中填写"水文水质"微主题的探究方法与探究内容。
水文水质
(2)说明紫阳湖公园设施在防范城市雨洪灾害中可发挥的功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海绵城市”思想源于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等理论,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图1为“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之间的差异”。


材料二   某校地理实验小组在校园内进行不同路面透水差异的实验探究。实验将有机玻璃桶按压在地面并倒水,120秒后标记剩余水位并计算透水量,图2为“实验过程与结论示意图”。

组别

1

2

3

4

5

6

地面状况

透水砖

透水砖

水泥地面

水泥地面

草地

草地

水位差(厘米)

1.2

0.5

0.3

0.3

4.5

5.2

透水量(毫米每分钟)

6.0

1.5

1.5

22.3

26.0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________等。
(2)从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看,南京地区的水循环主要属于________(类型);列举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至少列举三个方面)。________
(3)材料二表中,甲处数据约为________。根据材料及实验分析城市建设中大量铺设水泥地面与城市内涝现象间的关系及原因。________
(4)该校学生据实验提出以下措施,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单选)
A.填湖、新建绿地公园                       B.严禁开采地下水
C.河道两侧修筑水泥堤坝                      D.车位上铺设草坪砖取代水泥地面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苏州地区水循环各环节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的“海绵城市”思想源于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等理论,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图为“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之间的差异”。

材料三   某校地理实验小组在校园内进行不同路面透水差异的实验探究。实验将有机玻璃桶按压在地面并倒水,120秒后标记剩余水位并计算透水量,下图为“实验过程与结论示意图”。

组别123456
地面状况透水砖透水砖水泥地面水泥地面草地草地
水位差(厘米)1.20.50.30.34.55.2
透水量
(毫米每分钟)
6.01.51.522.326.0
(1)材料一所示水循环类型按空间分布属于____,图中显示的水循环有关环节,受人类影响最深刻的是____(填字母),材料二中“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之间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对水循环的____(填字母)环节影响有显著差异。
(2)收集多余雨水并在需要时加以利用,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措施,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角度其属于____(“开源”或“节流”)措施。这类措施除收集雨水外,还有人工增雨、____﹑____等。
(3)材料三表格中,甲处数据约为____。据材料及实验分析城市建设中大量铺设水泥地面与城市内涝现象间的关系是____,分析原因是什么。
(4)该校学生据实验提出以下措施,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单选)
A.填湖、新建绿地公园B.严禁开采地下水
C.河道两侧修筑水泥堤坝D.车位上铺设草坪砖取代水泥地面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