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6
热点分析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属于特殊土。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2022年6月27日,暴雨过后,兰州市七里河区体育街路段发生地面塌陷。

(1)试分析造成此次塌陷的可能原因以及预防路面塌陷的方法。

中国青年网2022年6月21日报道:近期,北方多地高温热浪持续肆虐,局地地表温度高达70℃。昨天(6月20日),陕西、河南、甘肃、安徽、宁夏、山西、河北、天津、山东等地都被高温覆盖,其中济南最高气温达40C,郑州最高气温达38.4℃。

上述地区不仅气温高,地表温度更是热到“爆表”。中央气象台最新数据显示,当日陕西、河南、甘肃、安徽、宁夏、山西、河北、天津、山东等地部分地区地表温度均超60℃,省会级城市中,西安地表温度最高,达70℃,郑州、兰州紧随其后,达67℃左右,滚烫的地面犹如“铁板挠”一般!

(2)试分析近期北方持续高温的原因并推测同一区域地表温度和气温产生差异的原因。
21-22高二下·甘肃兰州·期末
知识点:中国的自然灾害气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2年7月11日起,山西、陕西、甘肃、辽宁、青海省西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突发暴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陕西东部、辽宁南部等地局地发生洪涝灾害。而南方地区自7月以来,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多省区市发生旱情,江河来水明显偏少,水位持续走低。8月,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85米至6.13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较6月缩小75%,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2020年的9月-2021年5月出现了拉尼娜现象,2021年夏季拉尼娜现象又出现了。2022年夏季阶段,北半球遭遇了极端性的高温,40度以上的气温是普遍存在,部分地区的气温更是高达50度左右,世界气象组织多次说明罕见“三重”拉尼娜在2022年或重现的消息,NOAA、日本气象厅、中国气候中心、澳大利亚气象局等均发表了相类似的看法,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状况的是(     
A.B.
C.D.
【小题2】与往年相比,我国“北涝南旱”原因可能是(     
①当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以后,就会导致位于中国东部的西太平洋地区水温的异常上升。②当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以后,就会导致位于中国东部的西太平洋地区水温的异常下降。③太平洋洋流给我国东部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我国纬度比较高的北方地区,遭遇冷空气后就会形成强对流的暴雨天气。④太平洋洋流给我国东部带来的暖湿气流减少,我国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形成干旱。⑤我国纬度比较低的区域由于副热带高压的长期控制,无法形成上升气流,因而少雨干旱。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
【小题3】2022年北半球普遍高温的原因可能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异常。②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③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④辐射增温明显。⑤北半球暖湿气流远比往年更加强大,聚集了比往年更为强大的热能。⑥北半球暖湿气流远比往年更弱,聚集了比往年更少的热能。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