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结合材料一回答,(4)~(6)结合材料二回答。

某年8月,小越和小天两位同学从广州出发开启了暑假游学之旅。

材料一:小越飞往甘肃,开启了“西北”之旅,图1为旅游线路图。旅行过程中,沿线主要的自然景观:图2为A处鸣沙山和月牙泉景观图,图3为B地区常见地貌景观图,图4为D处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图。



(1)形成图1中A处鸣沙山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该外力作用在我国________(干旱或湿润)地区多见。
(2)按照成因,D处张掖丹霞的岩石类型属于________,判断依据是岩层有明显的________构造。
(3)B地区常见图3中的堆积地貌名称为________,其分布位置一般是位于________

材料二:小天来到我国南方某海岛是著名度假胜地。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海岛面积约26km2,岛上海岸地貌类型多样,且南、北地貌差异明显。近年来,岛上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图5示意该海岛概况,图6示意1956-2014年该岛出现大于50cm风暴潮的季节分布,图7示意该岛月平均风速变化。



(4)形成图5中岛屿南部海崖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根据物质迁移原理,推测图5中沿岸流的方向是以自____________为主。
(5)近年来,该岛西南部的沙滩受侵蚀严重,推测其受侵蚀最严重的季节为。
(6)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岛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写两点)
22-23高一上·广东广州·期末
知识点: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风成地貌海岸地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某同学归来展示了黄土地貌景观照片①,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地拍摄的,形成该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是____。该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请从气候、土质、地形角度解释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____
(2)孙同学考察了“魔鬼城”之称的雅丹地貌,突遇沙尘暴。你认为孙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最可能有图____(填数字),图示该地貌景观主要是____作用形成。
(3)图1中,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赵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图____(填数字),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地拍摄。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____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材料二: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


(4)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写出对应的植被类型。
   
甲:____乙:____丙;____
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5)从甲→乙→丁的景观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____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___其中,甲地和乙地相比,景观季节变化更明显的是____地。
(6)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丁地“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试从生物和气候角度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