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环江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洼地地形坡度小,耕地主要集中在此处(下左图)由于裂隙发育,这些耕地不易储水;常出现“雨时涝、晴时旱”现象。因此,该地区生态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001年科研人员在广西环江峰丛山地采取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下右图),既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又提高农民收入。对一些生存条件恶劣或者居住分散的地区,实施异地生态移民。



(1)从降水和地貌角度,分析该地区耕地出现“雨时涝、晴时旱”的原因。
(2)从生态和农民收入角度,分析当地采用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
(3)从生态和农民收入角度,分析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实行异地生态移民的积极意义。
22-23高一上·四川成都·期末
知识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喀斯特地貌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对喀斯特地貌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800多年前的宋代《梦溪笔谈》中对岩溶现象已有较多的记载。最著名的是明代《徐霞客游记》较为详尽地记载了我国西南的云、黔等地喀斯特区的地质地貌及水文状况,并提出了石灰岩形成于海洋、流水作用对喀斯特地貌影响的观点。

材料二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就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洼地地形坡度小,位于洼地的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较薄(如图)。由于岩石裂隙发育,这些耕地不易存水,雨时涝、晴时旱。

材料三科研人员在典型喀斯特峰丛山地开展了生态重建试验。在水土保持方面采取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既考虑地貌结构又考虑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注意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对一些居住分散或者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实施异地生态移民。

材料四山区交通运输布局必须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线路。人们通常会在地形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选线,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需要翻越山岭时,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但在贵阳附近山区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桥(梁)隧(道)相结合的方式,尽量直线前进(如图)。



(1)结合地质历史材料,分析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2)喀斯特峰丛山地为什么既旱又涝?
(3)为什么要在有些地区实行异地生态移民?
(4)如何评价贵阳附近山区公路建设中采用桥隧相结合,尽量直线前进的方式?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