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57
《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袭击了我国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甘肃),1.3亿亩耕地受灾,几乎占我国冬麦种植面积的一半。

(1)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分三大自然区的基本因素是                      
(2)从位置上,旱灾严重区主要集中在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受灾粮食作物主要是         ,科学地监测分析此次旱情需利用的技术为GIS和        
(3)你认为,为保证华北地区的供水安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图中②自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列举该区域特色农业形式                                   
(5)③地所在区域能源丰富,请列举两种新能源                            。并简单解释其中一种成因。
13-14高二上·广东云浮·阶段练习
知识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旧选修)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自然区在划分时所考虑的因素是(双选)(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某一地理要素
C.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   D.综合地理要素
(2)e、f两区域大致以      山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为      界。
【学法题】关键环节考核题:
区域特点和主导因素是区域问题分析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对其进行重点考查。
(3)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水田为主,c地以旱地为主,f地以灌溉农业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c之间以          一线作为分界线。
(4)不同区域粮食作物有所不同:b地以水稻为主,c地以冬小麦为主,d以 为主,g地以青稞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5)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 ,不利之处是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

(6)三个地带比较(        )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C.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D.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材料三: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可有效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7)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三条原因。
(8)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三条有利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