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7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尤姆洼地(下图)位于埃及西部沙漠,底部低于海平面45米,基岩上方覆盖深厚的淤积层。研究表明,该地淤积层是尼罗河泛滥和风沙活动的产物,其中的流水沉积物粒径较细,风沙沉积物粒径较粗。尼罗河每年6~10月泛滥,给下游沿岸地区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70kaBP(即距今70千年),泛滥的尼罗河水冲过矮山,自此便可自由进入法尤姆洼地,加龙湖由此形成,面积不断扩大,一度占据几乎整个洼地。5kaBP起,尼罗河上游降水呈减少趋势。从3.8kaBP开始,埃及陆续修建了众多水利工程,减轻了尼罗河洪水对法尤姆洼地的威胁,促进了灌溉农业的发展。加龙湖的补给水源也随之转变为河渠来水和少量灌溉退水。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加龙湖面积不断萎缩。



(1)分析70~5kaBP期间法尤姆洼地年蒸发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5~3.8kaBP期间尼罗河上游气候变化对加龙湖面积的影响。
(3)说明加龙湖面积变化与法尤姆洼地灌溉农业发展的关系。
2022高三·湖南·专题练习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了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每年汛期,泛滥的尼罗河将两岸变成浅湖,洪水退去,留下肥沃土壤。古埃及的文明和尼罗河的泛滥有密切的联系,他们把—年分为三季,分别是夏矛(3月~6月)、阿赫特(7月~10月)和佩雷特(11月~次年2月)。

材料二:法尤姆洼地位于开罗西南部,是一片天然的三角洲形洼地。大约七万年前,泛溢的尼罗河水第一次冲过了法尤姆洼地周围的矮山,形成了加龙湖以及周围的沼泽地。后来古埃及人修建优素福运河,从艾斯尤特引尼罗河水进入法尤姆洼地,发展灌溉农业。

材料三:塞得港为埃及第二大港,是亚太、南亚与地中海各港之间的转口港,也是世界主要能源存储港之一,能源装卸已实现了自动化,有完善的仓库和修船设备。塞得港的特权之一是:在过境时无需停靠港口即可为船只提供燃料和补给。

材料四:埃及部分区域简图(下图)



(1)据材料一,指出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谷地的“收割季”,并分析其原因。
(2)古埃及人通过优素福运河引尼罗河水进入法尤姆洼地,是否需要提水?为什么?
(3)据图说明法尤姆洼地的地势特点,并分析其对该处绿洲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4)简要分析塞得港成为世界能源存储港的区位优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