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七又名“金不换”,其粗大的根茎是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血止血、抗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等功效。三七适宜在低光照、凉爽、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忌渍涝的环境下生长。传统中医多采挖山林中野生药材入药,但由于需求量增大,催生了农田栽培方式。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老炭山村属于山区,是贫困村,全村国土面积49.83平方公里,海拔1460米,年平均气温17.6℃,年降水量1830毫米,非常适合三七生长。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地云南松、思茅松与三七之间具有相生的特性:松树及松针挥发和淋溶的哌浠类化合物,即能促进三七生长,又是三七生长的天然良药,产品在中药材市场十分畅销,实现了脱贫致富。图示意老炭山村位置和三七种植景观。

(1)分析老炭山村利于三七生长的气候条件。
(2)解释老炭山村松林下铺松针有利于三七种植生长的原因。
(3)说明催生三七大田种植的市场背景条件。
21-22高三下·西藏林芝·阶段练习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森林的功能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气候的特征、分布规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黄姜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姜科植物,是药、食两用农作物。喜阴、喜温暖湿润的沙质土壤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27N地带气候对小黄姜的生长非常适宜,产量也较高,被公认为天然的优质小黄姜产业带,拥有无可复制的自然环境。
罗平县是我国南方地区小黄姜的主产县,小黄姜主要生长于县境内的南盘江低热河谷槽区和九龙河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小黄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加之长期的科学培植,罗平县小黄姜成了众多优良品种中的佼佼者。2009年以来,罗平县小黄姜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13万亩左右。县境内有数十家小黄姜加工企业,这些加工企业集中分布在产区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少数位于罗平县城。罗平县乡镇政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加大对小黄姜产业的各项投入和服务能力建设,已将特色产业小黄姜培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下图为云南省罗平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与山东省相比,说明罗平县有利于小黄姜生长的气候条件。
(2)罗平县小黄姜主要种植月河谷槽区,试说明其理由。
(3)目前罗平县小黄姜加工企业多位于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分析其原因。
(4)针对近年来小黄姜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的趋势,有人提出扩大小黄姜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年5月1日,世园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在展会期间,绿绒篙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绿绒篙,有“高原牡丹”、“稀世之花”之称,在我国,绿绒篙多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绿绒篙耐寒,宜生长在冬季干燥、夏季湿润凉爽的气候区,喜富含有机质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移植,可于秋季直播繁殖,栽培地宜选通风良好且为蔽荫处。要防止夏季强光照射。绿绒篙生长环境特殊,颜色艳丽非常,视觉冲击力强,观赏性高。同时,绿绒篙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但因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相关药业只能根据医院患者的情况进行适量生产,如今在市场上,已难觅绿绒篙相关药品踪影。

材料二 水磨镇位于四川西部汶川县南部寿江流域,属山地性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夏短无酷暑,冬长无严寒,水磨镇属于川西多雨中心区,是暴雨常出现的地区之一。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棕壤,肥力分布不均匀,土性湿冷。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部分高山中药材生长,水磨镇中药材人工种植资源丰富,主要有重楼、川穹、黄柏、白岌等,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有部分研究人员将野生绿绒篙由高山区引种到当地,进行人工驯化培育。

材料三 下图为水磨镇镇区卫星图


(1)根据材料,分析绿绒篙被称为“稀世之花”且数量日渐稀少的原因。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水磨镇引种绿绒篙的原因。
(3)指出水磨镇引种绿绒篙需要克服的困难。
(4)结合绿绒篙产地实地情况,为绿绒篙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