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52
许多学者对人口增长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人口理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尔萨斯人口论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增长是按几何级数进行,生活资料的增长是按算术级数进行;人口的增长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战争、瘟疫、饥荒等灾难在抑制人口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以达到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平衡(如图)。该理论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来自多方的猛烈抨击,但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1)依照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观点,图中____线表示生活资料的增长。该观点通过土地生产力来确定生活资料增长,即考虑了土地生产力因素对区域人口容量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________等因素对区域人口容量的作用。
(2)说明该理论中的危机是指____
(3)请简要说明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口论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口问题因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增长不相适应而产生;人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可以通过自我调整解决人口问题;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均对社会发展起作用。该理论在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得以实践和创新。

(4)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实践了该理论中的哪些观点?请举例说明。

适度人口论19世纪末英国学者坎南等提出:适度人口是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能达到的人均最大收益的人口数量。(如图)

(5)指出“适度人口”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
21-22高一下·北京西城·期末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环境承载力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一些人认为这是负担,会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但也有人认为,适当的人口增长可以带来人口红利,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究竟多少才合适?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1957年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人口数为7-8亿,1991年,中科院认为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下表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预测数据。

2050年人口数量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亿~9亿
考点1.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1)(易)结合所学,分析“1991年中科院认为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指的是____(填字母);“1957年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人口数为7~8亿人”指的是____(填字母);“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指的是____(填字母)。
A.资源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
(2)(中)指出从1957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变化呈现的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考点2.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3)(易)请在括号内将下列措施中能够提升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用“正确”标记,不能提升的用“错误”标记
发展科技,提高我国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
建设生态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
大量开垦区域内的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
加大环境开发力度,提升人均消费能力(     )
加强薄弱地区交通建设,增加对外联系(     )
对干旱地区采取人工降雨,移民外迁(     )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发展地方经济(     )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