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0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从贫困落后的西海固(宁夏中南部山区的统称)搬迁到北部戈壁荒滩玉泉营(现为闽宁镇)的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丘陵区,山大沟深,植被稀少,长期干旱,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自古以来便有“苦瘠甲天下”的称号。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菌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途径。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生命力顽强的节水植物巨菌草,以此取代木材栽培菌(菇),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发展菌草生态循环农业。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



(1)指出移民搬迁后西海固的主体功能区类型以及搬迁后对西海固地区的有利影响。
(2)根据材料信息评价迁入地闽宁镇发展经济的区位条件。
(3)分析发展菌—草—畜生态循环农业的综合效益。
21-22高一下·湖北武汉·期末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我国宏观发展格局和建设主体功能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材料一:西海固地区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左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右图为“宁夏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西海固贫困山区的4.4万农民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分期分批迁移到宁夏北部,环境相对好的闽宁镇。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末,福建与宁夏开展对口帮扶。福建以当地闽宁镇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随着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但一段时间后,闵宁镇的新鲜蘑菇出现了滞销。

(1)闽宁镇作为西海固地区居民“生态移民”的迁入地,简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2)与福建相比,分析夏季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3)从农业区位角度,推测闽宁镇新鲜蘑菇滞销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材料一:西海固地区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左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右图为“宁夏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西海固贫困山区的4.4万农民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分期分批迁移到宁夏北部,环境相对好的闽宁镇。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末,福建与宁夏开展对口帮扶。福建以当地闽宁镇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随着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但一段时间后,闵宁镇的新鲜蘑菇出现了滞销。

(1)西海固地区被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从地形角度分析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
(2)闽宁镇作为西海固地区居民“生态移民”的迁入地,简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3)与福建相比,分析夏季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4)从农业区位角度,推测宁镇新鲜蘑菇滞销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