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数百年前,珠三角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桑基鱼塘”生产经营模式。随城镇化发展,桑基鱼塘逐渐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三角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涌现出大量加工制造企业。但随着时间推移,该地区的政策、劳动力等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了珠三角进一步发展。

材料二下图左为“珠三角地区概况图”,下图右为“珠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产值图”。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珠三角依托区位、人才、政策等优势,抓住机遇,推进通信设备、计算机等产业的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主导产业。


(1)分析珠三角农业经历“水稻田—桑基鱼塘—杂基鱼塘”变化的原因。
(2)简述珠三角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3)分析1999年至2015年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变化特点及成因。
21-22高二下·江苏连云港·期末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新工业区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情境3】珠江三角洲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栽桑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等养鱼,塘泥肥田,构成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蔗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三角地区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1980-1992年,工业总值年均增长31%。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大为增强,但随着全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该区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必须再次寻求转型与升级。20世纪90年代开始,珠三角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

从20世纪80年代起,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该区又提出“优先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目前,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和企业。

(1)珠三角地区的农业经历了“水稻田—桑基鱼塘—杂基鱼塘”的变迁,分析其原因。
(2)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地区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指出珠三角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
(4)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