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巴黎城区面积105km2,1965年巴黎政府出台规划,在巴黎外围近郊建了五座新城,建成区面积1.2万km2,至此巴黎大都市区形成,新城与巴黎市中心平均距离20~30km。按照工业疏散政策,大都市区内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巴黎市中心区主要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和服务业,外围新城则布局大量工业、零售网点以及物流配送机构,引导市中心区工业和人口向外围新城迁移。大都市区地铁、公交、高速环线等组成换乘便捷的交通网络。左图示意1965年前巴黎城区形态,右图示意1965年后大都市区形态。


材料二:法国的人口和产业曾经高度集聚于巴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巴黎的外围地区,形成了5座卫星城,打破了单一中心城市的模式,有效地吸引了大量工业、金融业和人口迁出中心区,在巴黎城外提供发展新建筑的足够空间,建设新建筑,尊重老建筑,尽量保持与老建筑风格上的协调。经过不断建设和整治,保持整个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均衡发展。下图为巴黎及其卫星城的相对位置。



(1)分别说明1965年前及以后巴黎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
(2)说明巴黎的卫星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3)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巴黎在城市规划中采用“城市之间划定绿地、农田边界。”的措施,说明该措施所起的主要作用。
21-22高二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