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8 组卷4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2020年9月,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组赴江苏、浙江考察调研。江浙地区桑蚕丝绸业历史悠久,其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20世纪90年代。2005年以来,广西桑蚕产茧稳居全国首位,从最初的“东桑西移”,演进为“东丝西移”“东绸西移”,实现了产业升级。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桑蚕业时空分布示意图”。下表为“2017年我国主要桑蚕产区每亩桑园产茧量情况(单位/千克)”。

材料三广西平怀村在桑树林间套种蔬菜和红薯,红薯加工粉丝,桑叶养蚕,桑枝造纸、生产食用菌,蚕粪等形成的蚕沙和废弃食用菌棒用作农家肥还田,开发桑葚采摘等农家乐,产品逐渐多元化,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平怀模式”。

省份广西江苏广东浙江四川云南
产茧量97.6766.6461.7844.0741.5440.06


(1)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浙地区桑蚕产业萎缩的原因。
(2)与其他省份相比,说明广西产茧量大的原因。
(3)简述“平怀模式”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的启示。
(4)试为广西桑蚕产业化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21-22高三上·江苏常州·期中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桑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气温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桑蚕自孵化至吐丝结茧,24~25℃温度下约需24~26日,26~28℃温度下约需21~23日。

材料二:浙江是传统的桑蚕优势产区。但是近年来,桑蚕产量和种植面积日趋缩小,当地更愿意发展苗木、花卉、蔬菜等高效农业。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推进,广西(图1)的桑蚕种植业突飞猛进,2000年之后广西蚕茧产量年均增幅高达24.5%,从2005年开始,广西蚕茧产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下图为“浙江和广西两省1980-2015年蚕茧产量的变化图(图2)”和“2017年全国蚕茧产量分布图(图3)”

材料三:广西百色市的平怀村在桑蚕的生产中发展出了独特的“平怀模式”。全村1万亩的土地几乎全部种上了桑树,蚕茧的次品被加工成蚕丝被,从蚕沙粪便中提炼加工成蚕沙枕头。村民在桑园套种红薯,把剪伐的桑枝加工成桑枝食用菌棒,分发到各农户家中培养蘑菇,废菌棒通过粉碎堆沤后,还可回田用作肥料。桑枝还可以粉碎发酵成饲料,喂养山羊和豚狸。在每年5月,桑园里面挤满了采摘桑葚的游客。村里还计划用桑葚做饮料和桑葚酒。

(1)根据材料一,与浙江相比说明广西有利于种桑养蚕的气候条件。
(2)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浙江桑蚕养殖业萎缩的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平怀的桑蚕养殖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