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容易0.94 引用7 组卷50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地跨我国三大阶梯,流经我国11个省(区)。长江流域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系统,哺育着人类与各种生物。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m,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湿地总面积达7.33万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被誉为“中华水塔”。

材料二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全身铅灰色,体型较小,体长一般在1.2m左右,最长可达1.9m,寿命约20年,自然繁殖率低,有“水中大熊猫”、“长江生态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喜欢单独活动,食物以鱼虾为主。长江江豚的眼睛退化,一般靠声呐进行捕食和探路。

材料三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其中3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



材料四:

(1)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三江源湿地的成因。
(2)从长江江豚种群特点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濒危的原因。
(3)说明在长江故道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主要优势。
(4)阐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知识点: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型较小,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可达1.9米。寿命约20年,自然繁殖率低,有“水中大熊猫”“长江生态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食物以鱼虾为主。长江江豚的眼睛退化,一般是靠声呐来进行捕食和探路。下图示意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据统计,现存于长江流域的江豚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2017年5月9日,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及省、市级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如湖北石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洞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江豚的保护措施主要有迁地保护、就地保护、人工饲养繁殖等方式。目前来看,迁地保护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湖北天鹅洲长江故道江豚保护区、安庆西江长江故道江豚保护区是主要的迁地保护区。


   
(1)从长江江豚种群特点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濒危的原因。
(2)在长江故道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3)为什么说建立不同级别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如国家及省、市级等,更有利于对长江江豚的保护?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