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题组 较难0.4 引用4 组卷36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型水坝被应用到河流中,已经成为不少城市中的重要景观。湟水是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晏县包呼图山,经西宁市穿城而过,某研究所选取西宁市城区一段长约3km的河段进行研究,该河段连续修建有5个梯级水坝(1-5段为梯级水坝,0段为未筑坝的自然河流),坝体高2-2.5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湟水的叙述,表述科学的是(     
A.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春汛水量一般大于夏汛
B.湟水流域夏季降水较多,最高水位多出现在8~9月份
C.湟水流域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因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湟水流域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小题2】梯级筑坝对该河段河流水文影响不正确的是(     
A.筑坝后河段流速与未筑坝区相比明显下降
B.筑坝的阻挡作用导致筑坝河段的水深明显高于未筑坝区
C.筑坝使河流含沙量逐渐降低
D.筑坝对径流量影响的幅度丰水期大于枯水期
【小题3】TOC(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研究发现该河段底泥中TOC的质量分数平均值筑坝区高于未筑坝区,分析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梯级水坝开发后,更多TOC汇聚到底泥B.筑坝区流量大,有机物分解快
C.未筑坝区流速快,有机物分解快D.筑坝区TOC的空间影响幅度下段大于上段
2022·湖南岳阳·一模
知识点: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河流水能开发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研究小组选取了云南一干热河谷的两个不同坡向为研究区。依据坡体稳定性和坡位自上而下划分为稳定区(位于坡面上沿,整体较稳定)、失稳区(位于坡面中部,易受流水侵蚀)、堆积区(位于坡脚,多土石堆积)。表为研究区植被地上和地下部分经过清洗烘干后每千克干物质中养分含量表。植被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获取,植被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干热河谷阴、阳坡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养分含量(g/kg)

样地

元素

地上部分养分含量

地下部分养分含量

稳定区

失稳区

堆积区

稳定区

失稳区

堆积区

阳坡

339.6

320.5

310.9

266.8

231.4

170.6

12.6

14.3

10.2

6.5

7.3

3.9

0.5

0.4

0.6

0.4

0.5

0.4

5.4

4.9

6.7

4.0

5.6

6.1

阴坡

320.1

323.4

309.1

339.7

294.2

221.4

8.4

7.2

20.2

6.6

5.5

7.0

0.4

0.5

1.1

0.3

0.4

0.6

5.4

5.1

20.8

4.2

4.1

13.7

【小题1】读表可知(     
A.阴、阳坡碳氮磷钾含量地上部分均高于地下部分
B.阴坡堆积区碳氮磷钾含量地上部分均小于地下部分
C.阴坡磷含量随着坡面稳定程度的降低而降低
D.与阴坡相比,阳坡碳氮含量的地上地下部分差异显著
【小题2】研究发现,阴、阳坡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碳含量在稳定区和堆积区均有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是(     
A.稳定区水热条件好,利于植被生长
B.稳定区土壤有利于植被持续生长而积累大量碳
C.堆积区地势低,光照弱,植被生长差
D.堆积区土壤深厚有利于植被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小题3】阴坡堆积区氮磷钾含量均显著大于稳定区和失稳区,直接原因是(     
A.堆积区多土石堆积,易风化分解产生大量氮、磷、钾
B.堆积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易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
C.堆积区汇集坡面径流溶解的土壤中的养分,易被植被吸收
D.堆积区多植被枯枝落叶,易腐烂分解产生大量氮、磷、钾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