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9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7次(2004-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森林蓄积量占全国比重,西南林区最高,其他依次为东北林区、东南林区、热带林区、西北林区,俄罗斯森林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15.46%,且成熟和过熟林比例高,具有较高的资源开发潜力,俄罗斯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其亚洲部分,这里也是中国森林资源国际合作开发的重点区域,下表示意第7~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项目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森林面积(亿hm21.952.08
森林覆盖率(%)20.3621.63
森林蓄积量(亿m3137.21151.37
每公项蓄积量(m385.8889.79
天然林面积(万hm21196912184
天然林蓄积量(亿m3114.02122.96
人工林面积(万hm261696933
人工林蓄积量(亿m319.6124.83
(1)概括当前中国森林资源的变化特征。
(2)分析西南林区在中国森林蓄积量所占比重高的原因。
(3)简述中俄两国之间森林资源合作的主要方向。
19-20高二上·内蒙古赤峰·期中
知识点: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分布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位于109°11′E~109°14′E,27°30′N~27°32′N,区内地势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隆起,岩溶槽谷地貌(“U”形地貌)发育成熟。2014年以来,当地引导和鼓励群众种植经济型林木,使万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8.2%,同时使耕地资源减少,“非粮化”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4.82%。表示意2019年铜仁市万山区“非粮化”耕地地类面积,“非粮化”耕地包括耕种、种植非粮食作物的耕地及耕地通过工程手段转化成的林地、园地、其他农用地。

类型耕地/hm2可调整地类/hm2总计/hm2
水田旱地水浇地林地园地其他农用地
未耕种812.551924.092.00---2768.64
种植非粮食作物89.38316.8379.08-485.29
工程恢复1435.26435.6669.891940.81
即可恢复-388.67110.5450.57879.78
总计/hm2931.932240.9281.081823.93876.0120.466074.52
(1)描述2019年铜仁市万山区“非粮化”耕地地类面积的结构特点。
(2)分析铜仁市万山区“U”形地貌对未耕种“非粮化”耕地规模影响较大的原因。
(3)为保障国家耕地资源安全,试从下列两种“非粮化”类型中任选一种,说明该“非粮化”类型对万山区耕地“非粮化”管控整治的影响。
①种植结构“非粮化”:描述一定区域内耕地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
②农业生产结构“非粮化”:描述一定区域内耕地转变为其他农用地,如园地、林地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俄罗斯东西部的发展差异明显。西部经济发达,现代化水平高,拥有全国近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业和高科技发达,工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5。东部地广人稀,城市较少,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森林、水能等资源极为丰富。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异,2007年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联邦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战略构想》,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发展电力等基础设施,在国土北部、东部和南部开发能源项目,改变传统能源基地的单一结构,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的平衡与多样化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地区增长极等,实现东西两大地带的协同发展。


   

俄罗斯东西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比重(单位:%)

项目西部东部项目西部东部
面积2575矿产资源3070
人口7921森林资源2080
工农业生产总值8020淡水资源694
科技力量955水力资源595
能源资源1090农业用地9010
(1)俄罗斯东部与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从人口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俄罗斯东部与西部的特点。
(3)俄罗斯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