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39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赣州常住人口871万,是江西第二大城市,双核心之一;距离珠三角和厦漳泉都在300公里左右,铁路、公路、水路、航空齐全,华南重要物流中心。临近两大制造业中心,地处赣湘粤闽交界,辐射力强,市场空间大;赣州市革命老区,与深圳有对口扶持关系,建设有“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已有格力、中车等知名企业入驻。良好的营商环境,在珠三角企业中树立了不错的口碑,珠三角产业转移首选赣州。


材料二图甲表示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图乙表示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又称“微笑曲线”图。


材料三:赣州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2020年1月10日在江西赣州挂牌。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介绍,中科院稀土研究院是中科院和江西省共建的聚焦稀土科技创新的专业研究机构。近30个研究所布局了稀土领域相关研究方向,覆盖了从成矿机理、探矿技术、选冶过程、分离提取、高值利用到生态治理的整个稀土价值链,体系较为完整。


(1)结合材料一,分析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2)结合材料二,分析赣州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在赣州挂牌落地对赣州稀土产业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20-21高二上·江西赣州·期中
知识点: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

材料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下图为“中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略图”。

材料三:为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区内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表所示为近年来依据39个工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得出的湖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间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省份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湖北省与江西省0.64
湖北省与湖南省0.77
江西省与湖南省0.85

材料四:202161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材料五:上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模式图。

(1)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中三角城市群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2)分析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高的地理原因,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建议。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广东重视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的原因。
(4)从大都市辐射带动角度,列举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其他地区未来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发展的主要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地域分工明确、市场体系统一、经济联系紧密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


(1)A地所在省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8%以上,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的93%以上,2008年粮食产量创历史记录,达363亿斤,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不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说出A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引起该地区近几年来粮食生产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
(2)B地近二十年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发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土地利用构成、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
秸秆薪柴煤炭沼气小水电其他
1987年50.3%32.4%10.3%0.5%0.8%5.7%
2007年20.5%10.8%15.4%35.3%15.2%2.8%

请为该小组拟定开展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课题名称,推测该地土地利用构成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这种变化对图中B处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迎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今后寻求经济强势的关键所在。请结合所学知识,今后在迎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