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28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的福鼎白茶是用福鼎大白茶树的芽尖和嫩叶经过自然萎凋、生晒而成,年产量受气候和场地的制约,一般不到千吨。经过科研人员探索,创新应用室内人工热风萎凋技艺生产白茶,制约其生产的瓶颈才得以打破。福鼎大白茶树的生长喜弱光和漫射光,适宜生长的年均降雨量为1000~2000毫米,月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8℃。近年,福鼎市充分利用“福鼎白茶”品牌,加快白茶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茶叶企业500多家,茶业专业合作社近150家,创办营销网点4000多个,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图福鼎市地形示意图(图中浅色部分海拔较低,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

(1)福鼎市是优质福鼎大白茶树的生长地,据材料解释原因。
(2)福鼎大白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00~1000米的坡地,坡度15°~25°的坡地大多都建立梯级茶园。说明坡度15°~25°的坡地建立梯级茶园的好处。
(3)福鼎白茶早期一直专门供出口,试分析原因。
(4)说明当地居民在发展“福鼎白茶”产业过程中增加经济收入的途径。
21-22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名山区(图1)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有"世界最美茶乡"的美誉,区内茶园面积超过2万公顷,年产茶约5万吨,茶叶加工实现年产值20多亿元,75%的农民从事茶叶生产,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茶业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强大引擎。蒙顶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5℃,无霜期298天;年均降水约1500mm,年雨日225天。名山区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最早(西汉)的地方。2020年7月,蒙山茶地理标志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

材料二 茶树喜暖怕寒,日均温10℃以上萌芽,20~25℃最适生长;喜湿怕涝,年降水需1000毫米以上,以土壤深厚、疏松,通气、排水性好的坡地为宜;喜光怕晒,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漫射光强利于其发育;喜酸怕碱,土壤pH值4.5~6.5为宜。茶叶经济价值高,尤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材料三 蒙顶山茶园景观图(图2)

(1)分析“明前茶,贵如金”的自然原因。
(2)蒙顶山优质茶园多采用喷灌方式,试述茶园喷灌与自流灌溉的比较优势。
(3)图中示意蒙顶山区茶垄有横坡耕作和顺坡耕作两种方式请指出这两种耕作方式布局的差异并解释其合理性。
(4)简析名山区以茶为中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