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热播扶贫大剧《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宁夏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从偏远山区异地搬迁到靠近银川的平原地区闽宁镇,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发展产业、治理生态,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绿水青山、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

材料二 地窝子,是剧中人们早期在宁夏平原的居住方式,地窝子控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



(1)简述西海固群众移民的原因。
(2)移民初期当地采用地窝子的居住方式,据此推测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20-21高一下·河北秦皇岛·期末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热播扶贫大剧《山海情》,是一个讲述宁夏和福建山海合作帮助宁夏西海固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材料1:“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材料2: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
人口(万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

材料3:地窝子,是人们早期在宁夏平原的居住方式,地窝子控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
(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
(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5)当地采用地窝子的居住方式,据此推测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6)当地早期采用地窝子居住方式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