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10
读“中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国家积极支持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2)结合图中南部自然环境特征,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____(单选题)。
A.推广大型农机,提高作物产量B.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给
C.种植热带作物,发展观光农业D.发展立体农业,实现多种经营
(3)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4)上海市是否应该限制外来人口?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高一下·广东珠海·期中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胡焕庸线能否突破?一些学者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的观点是:我国陆地国土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这种自然结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胡焕庸线的稳定性。这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明显改变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盛和的观点是:在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复合作用下,西北半壁有望迎来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提升经济与人口集聚能力,从而高质量突破胡焕庸线。

(1)西北内陆地区总体人口稀少,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2)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为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提高科技水平B.大规模建设新兴城市
C.扩大耕地面积D.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4)胡焕庸线两端点的城市名称A:____、B:____
(5)限制我国胡焕庸线以西地区人口容量的因素是____
(6)近年来“胡焕庸线”西侧地区人口外迁现象趋缓,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7)任选其中一位学者,概括其观点的地理要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