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91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的气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材料一   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最大灌溉区,其南部主要为绿洲。2000年以后,该流域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外加国内粮食和棉花价格的持续攀升,造成该流域人工绿洲面积不断扩张。

材料二   人工绿洲景观包括渭干河流域内人工经营的一切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园地、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居民与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以及渠道等。



(1)概述渭干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描述1980-2001年间渭干河平原人工绿洲景观变化,并分析造成该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3)概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并分析渭干河流域盲目扩展人工绿洲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渭干河流域的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上海杨浦·二模
知识点: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旧选修)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影响区域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最大的灌溉区。2000年以来,该流域人口大幅增加,国内粮食和棉花价格攀升,人工绿洲面积不断扩张。

材料2:人工绿洲指渭干河流域内人工经营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居住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以及渠道等。


表:1980——2001年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百分比和面积

2001年百分比(%)面积(km2)
1980年百分比(%)天然绿洲人工绿洲荒地荒漠水域1980年2001年
天然绿洲55.231.89.92.20.9516.1426.3
人工绿洲1.567.320.110.40.71252.61614.2
荒地9.535.138.814.81.81389.31013.5
荒漠-4.318.577.2-878.4969.9
水域9.011.514.8-64.797.6110.1

说明:以天然绿洲为例,自1980年至2001年,55.2%保持不变,31.8%转化为人工绿洲,9.9%转化为荒地,2.2%转化为荒漠,0.9%转化为水域。


(1)从典型地理位置、主要气候特点、水文补给、自然植被类型四个方面说明渭干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指出1980—2001年渭干河流域转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转化的具体情况。
(3)1980—2001年渭干河流域人工绿洲面积增加。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明人工绿洲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来源,并根据这种转化概括人工绿洲面积增加的原因。
(4)制定一条渭干河流域人工绿洲建设的基本原则,并说明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