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题组 较难0.4 引用15 组卷2532

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合理配置并不断调整人类活动,能够使水-能源-粮食(W-E-F)系统压力处于最优状态。下图为1997~2015年我国W-E-F系统压力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2005年以前,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     
A.随时间呈升—降的变化B.与能源压力指数变化完全一致
C.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下降D.由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下降
【小题2】在1999年后,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快速下降,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低耗能产业增多
C.产业转移的发生D.节约资源观念深入人心
【小题3】我国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人口分布的聚集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我国W-E-F系统压力增大、压力空间不平衡。下列属于缓解我国W-E-F系统压力的积极措施是(     
①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食物结构多样化
②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提高人口布局集中度,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④合理布局相关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江苏·三模
知识点: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分布资源安全问题我国水资源概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就有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非粮化”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非粮化”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原因是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B.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非粮化”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原因是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相对地形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C.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非粮化”低于鲁西北平原地区,原因是鲁西北平原地区相对地形平坦开阔,不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D.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非粮化”低于鲁西北平原地区,原因是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不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小题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由棉花、花生向蔬菜、瓜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②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
③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好④区域内水资源不足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小题3】为保证粮食安全,下列关于防止耕地结构“非粮化”的建议最合理的是(     
A.推进农田综合整治,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规范化农田
B.坚持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C.积极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提高土地整理复垦指数,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D.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就有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小题1】关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和鲁西北平原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鲁中南非粮化率低,因为河流源地,灌溉水源不足
B.鲁西北非粮化率低,因为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C.鲁中南非粮化率高,因为地形多样,水热组合丰富
D.鲁西北非粮化率高,因为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由棉花、花生向蔬菜、瓜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②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
③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好④区域内水资源不足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小题3】为保证粮食安全,下列关于防止耕地结构“非粮化”的建议最合理的是(     
A.推进农田综合整治,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规范化农田
B.坚持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C.积极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提高土地整理复垦指数,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D.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