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单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89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中的碳元素含量,有机质残体多,透气性好,温度在25〜30℃之间的土壤更利于有机碳的生成。下面甲图示意安徽省各地形区分布,乙图示意1980〜2010年安徽省1m厚度土层的土壤中有机碳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安徽省各地形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丰富的是(     
A.江淮丘陵台地B.淮北平原
C.沿江平原D.皖南丘陵山区
【小题2】1980〜2010年安徽省1m厚度土层的土壤中有机碳密度变化(     
A.不断下降B.明显递增
C.北增南减D.保持稳定
【小题3】影响1980〜2010年安徽省1m厚度土层的土壤中有机碳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类活动B.降水C.气温D.基岩厚度
19-20高二下·辽宁本溪·期末
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