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昭帝时,西汉政府召开盐铁会议。会上,以信奉法治、坚持武帝时期财经政策的秦弘羊等官员为一方,以服膺儒家思想、主张终止盐铁官营政策的贤良文学为另一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表为会上双方所持主张。


秦弘羊等官员

贤良文学

强国富民之道

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

衣食者民之本;

设百倍之利,收泽之税

罢盐铁,养桑麻,尽地力

治国理民之法

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

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恒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可从会议论争中提炼,也可围绕某一主张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整体影响提出;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17-18高二下·福建厦门·期末
知识点:工商业的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昭帝时,针对武帝时的盐铁官营问题展开讨论,下表为会上双方所持主张。

桑弘羊等官员贤良文学
强国富民之道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设百倍之利,收泽之税罢盐铁,养桑麻,尽地力
治国理民之法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摘编自恒宽《盐铁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两派的各自主张及其原因。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宋朝时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宋朝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等。

——摘编自(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2)据材料指出“宋代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的表现。

材料三   伊懋可教授发现:中国在16—19世纪的经济存在“高度平衡陷阱”,即指由于农业剩余的减少以及人均收入和人均需求的下降,劳动力越来越廉价,而资源和资本越来越昂贵。因此,随着农耕和运输技术的日趋完善难以作出细小的改进,农民和商人的合理策略取向不是去发明省力的机器,而是经济地使用资源与固定资本。一旦出现任何短缺时,基于廉价运输的商业灵活性是比发明机器更迅速、更可靠的补救办法。巨大而静态的市场,无法在生产体系中创造出有可能促进创造力的瓶颈。正是这种传统经济的发展使有利可图的发明变得越来越困难。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不能实现转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

材料一   董仲舒认为,汉朝建立后“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主要原因是政治指导思想不统一,“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因而统一法度必先统一政治指导思想,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能使“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这一主张的具体含意是要求汉武帝用儒术,特别是“公羊”家所阐释的“《春秋》之义”去改造法律,将儒家衡量是非之尺度纳入汉朝律令之中,从而将承秦而来的汉朝法律改造成推行道德教化的工具。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   唐律继承了汉晋以礼入律的传统,《唐律疏议》明确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唐律的法律形式也已经相当完备,“凡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在法律的实施上,唐代统治者强调慎狱恤刑,特别是完善了死刑复核程序,唐太宗就曾说:“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简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了刑罚的滥用。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并简析这些思想主张所产生的重要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律”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律疏议》的重要历史地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