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3 组卷10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 成就。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双方达成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指出 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简析中国“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主要原因。
2019高二上·四川·学业考试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恶劣的国际形势,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但又希望推进世界和平事业,维护周边安全,尽快融入国际社会。1954年,中国首先从发展与印度、缅甸的关系中实现突破,周恩来总理同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发展两国关系,为中国解决与印度棘手的边界问题、与缅甸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留缅等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冷战初期一道缓和的风景线。中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精神产品,从双边关系范围扩大到多边关系范围,载入中国与一百多个国家的双边条约之中,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摘编自郭树勇《试论7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并概括其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于停顿。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并指出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中国的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平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并分析其制定的主要原因,简要列举新中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

材料四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