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中国思想界也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强调“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


(1)根据材料概括魏源对待中西方文化的主要观点。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的论点和论据各是什么?材料中表现康有为保守一面的言论是               (抄原文即可)。

(3)民报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发展方向的指引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10-11高三上·北京西城·期中
知识点:康梁维新思想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碰撞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 ,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且法者 ,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

材料四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主张?其主张在19世纪60—90年代是怎样实践的?
(2)材料三中结合所学,“德先生”、“赛先生”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是在什么时期被请到中国来的?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新特点?
(3)根据材料,归纳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其历程有何特点?
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碰撞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

材料四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其主张,该主张在19世纪60—90年代被洋务派进一步发展而进行什么样的实践活动?
(2)材料二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较之材料一,其进步性体现在哪里?在中国思想界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何时被请到中国来?
(4)根据材料,归纳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