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09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农村中世纪田园诗般的沉寂被打破,资产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农场的经营方式逐步确立,行业公会、合伙公司、股份公司冲毁行会制度……整个大不列颠——从商人到手工业者,再到农民都为对外贸易和商品生产而运转起来,尤其是与外贸有关的工场手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成为工场手工业新的组织形式。银行、交易所等近代金融制度产生了,拥有商业资本的商人享有对许多领域的选择权,相应产生了相关学说和政策。英国社会活中那些本已接近寿终正寝的陈腐关系和规范失去了效力,旧的制度被彻底打破了。

——摘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20-21高三上·北京朝阳·期末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19世纪中叶,世界各个地区都已卷入到资本主义的商品关系之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及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垄断地位,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也有文献将其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产业革命”,最早出现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此文将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定义为“产业革命”。1984年,钱学森在《科学技术讲座》的演讲上将产业革命定义为“生产体系在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方面的飞跃变化。它是因为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飞跃”。由此可见,《辞海》中有关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涵义与产业革命的定义几乎相同,即工业革命不仅使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而且还将扩散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发其他众多产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并促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摘编自田露露韩超《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演进、趋势研判与中国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