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59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摘编自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马汉提出“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理由。
(3)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清政府有何对策?其结果如何?
12-13高三上·上海长宁·期末
知识点:荷兰的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洋务运动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   中国长江深入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地理上,长江介于中国南北之间,从而对商品的分配和战争的进行都颇具影响。所以,一旦在长江流域建立起了势力,就在中国内地有了优势,并且能自由、稳定地通过长江沟通海洋;而在长江地区的商业优势又会加强其他方面的有力地位。这些合在一起,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而中国由此得到的益处也会被更广泛地、均衡地扩散到全国。在长江流域丢下一颗种子,它会结出一百倍的果实,在其他地区也有三十倍的收获。

——摘编自[美]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以15~19世纪世界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论证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马汉对“外部海上国家”的建议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
(3)如何看待“外部海上国家……施加影响”给中国带来的“益处”?
(4)结合材料,分析当代中国应如何看待海权问题。
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 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1)以16—19世纪世界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说明“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马汉提出“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原因。
材料三   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而夺取制海权的方法是舰队决战和海上封锁.

       ——(美)马汉(1840-1914)

材料二       “1650年,世界的中心是小小的荷兰,确切地说是阿姆斯特丹.”17世纪被称为荷兰人的“黄金时代”,荷兰的发展“奇迹”,造就了“第一个现代经济体”.

材料三       长江深入内地,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溯江而行,长江流域与外界来往便捷,对商品的分配和战争的进行都颇具影响。所以,一旦在长江流域建立起了势力,就在中国内地拥有了优势,并且能自由、稳定地通过长江沟通海洋,而在长江地区的商业优势又会加强其他方面的有利地位.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因此,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而中国由此得到的益处也会被更广泛地,均衡地扩散到全国.

       ——编自(关)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1)据材料一概括马汉的核心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进入和结束“黄金时代”的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马汉对“外部海上国家”的建议及其理由,并分析其给中国带来的“益处”?
(4)有学者认为“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潜在的可能此后却未实现。”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