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5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四川等地的农民自发地进行联产承包,触及了“禁区”,引起“两个凡是”派的激烈反对。邓小平坚定而明确地指出:“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对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他称之为“伟大的创造”,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刘剑华《邓小平理论与农村改革实践》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部分)

1980年中国深圳、珠海等地设经济特区;中国恢复了在IMF和世界银行及其所属机构的席位;
1981年1981年,中国开始向世界银行借款并逐步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1984年1984年,中国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1986年,中国正式向关贸总协定(GATT)提交“复关”申请;
1990年1990年,中国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5年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入世”谈判。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对于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主张以1992年为界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主张以2001年为界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推断这一历史分期的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9-20高一上·浙江绍兴·期末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主张。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四川等地的农民自发地进行联产承包,触及了“禁区”,引起“两个凡是”派的激烈反对。邓小平坚定而明确地指出:“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地经营方式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对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他称之为“伟大的创造”,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刘剑华《邓小平理论与农村改革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新学知识,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主张。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四川等地的农民自发地进行联产承包,触及了“禁区”,引起“两个凡是”派的激烈反对。邓小平坚定而明确地指出:“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福不是罪过。”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方式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对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他称之为“伟大的创造”,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刘剑华《邓小平理论与农村改革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开放不仅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部分)

1980年,中国深圳、珠海等地设经济特区;中国恢复了在IMF和世界银行及其所属机构的席位;

1981年,中国开始向世界银行借款并逐步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1984年,中国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中国正式向关贸总协定(GAJT)提交“复关”申请。

1990年,中国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根据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整理

材料二 2001年,中国加入WTO,并在2013年12月推动多哈回合在僵持12年后终于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

2008年11月,中国出席第一次G20峰会,重点讨论全球金融危机后加强金融监管,通过了47条加强金融监管中期行动计划,中国政府随后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

2014年APEC领导人北京会议上,中方推动会议作出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并批准《北京路线图》,迈出建设亚太自贸区的实质性一步。

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SDR货币篮子,成为新的SDR五种构成货币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得到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论坛最终形成了279项成果清单

——上述材料据人民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外交的逻辑》编写


(1)依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其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21世纪初以来中国外交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如何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