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5 组卷17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向国联递交投诉书,国联派出由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际调查团。1932年10月,调查团发布“李顿报告书”。报告书开篇指出“中国民族在进化中”,否认日本屡次对“中国为并非有组织之国家”的诬蔑;满洲“遂为中国人之满洲,不可移易也”。关于“九·一八”事变,报告书“并不摒弃下列之假定,即当时在场之军官或系认为自卫而出也”,但“日军是夜之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国联正式公布报告书后,国人一改初期对报告书的期望,不满其“形式上之主权”,深感该解决方案未真正维护中国之主权。日本军部蔑视其“仅只一旅行记耳”,随后退出国联,毅然走上了侵略的不归路。

——摘编自董亮《重评李顿报告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顿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顿报告书”的影响。
20-21高三上·广东惠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驻国联代表向国联理事会控告日本侵略中国领土,要求国联采取行动。1933年2月,国联大会以42票赞成,日本1票反对,通过了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决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共270余页,共10章,前八章是调查结论:从法理上澄清了几点事实:一、九一八事变中,日本行动不能视为合法自卫之办法,其有精密预备的计划;二、满洲国为日本扶植成立,其政权不能认为由真正及自然之独立运动所产生;三、承认东北三省领土及主权归中国所有;报告书后两章是李顿等人向国联提出的解决意见。他们建议设立一个自治政府,包括相当数额之外国顾问,其中日本人应占一重要比例;中日军队全部撤出中国东北,改由两国宪警维持治安等。

——摘编自张敬禄《评<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影响。

材料二   1932年10月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李顿对于调停之主张,亦太怕日寇矣。但报告书中前八章调查之日本责任,尚属公道。余对此认为有修正与保留之接受,而不拒绝。呜呼!以弱国而谈外交,又欲于外交中图自主自强之道,乃非此不可。”

——摘自洪岚《<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公布前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反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蒋介石对报告书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