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以后,西方学者“一战爆发无责任主体”说得到官方认可。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阿登纳总理“向西方靠拢”。于是,西德与英、法在历史研究方面合作,删除过去丑化彼此的历史叙事,制定“去民族化”的历史教育方案。无责任主体论遂成为官方正式推崇的理论。1951年10月,西德与法国在西德美因茨召开历史学家会议,认定尽管各参战国都作出过错误决策,但它们均未曾预谋战争,故不能将战责归咎给某一国家;大战的真正起源在于国家间极度缺乏信任,同时又都坚信大战不可避免。

——摘编自卢晓哪《世纪之殇:百年来欧美国家关于”一战”战责问题研究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一战爆发无责任主体”说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概括“一战爆发无责任主体”说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1高三上·黑龙江双鸭山·期末
知识点:冷战的评价走向联合的欧洲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德两国曾是千年世仇,它们断断续续打了1100多年,据历史学家统计,双方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其中大战23场,平均50年打一场大战。1870~1945年,法、德之间爆发了三次大战,巴黎两度被德国占领,二者毫无疑问是欧洲彼此积怨最深的国家。……西德阿登纳总统要使德国作为一个平等的和受尊敬的伙伴加入到一个西欧共同体中去,而且他要使德国牢固地与西欧的文化、宗教和政治的传统联系在一起。政府基于此行事,民众也大为认同。到20世纪中叶,法德在二战后成功实现了和解。

——摘编自和春红《战后法德和解:从不可能到可能》

材料二   到1945年战争就要结束时,人们相信和平已经来临。苏联的斯大林、美国的罗斯福和英国的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商议战后事宜。一个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然而,这幅政治版图不久便被画上了新的标记。一年后,丘吉尔说了这样一句名言:“一道铁幕已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六十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再一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法、德走向和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过程。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904年开始,英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英国大量的过剩资本正好满足了德国公司的扩张需要,在当时40个国际制造业卡特尔中有22个是英德联合公司。在大战爆发前4个月,英国《泰晤士报》刊登长文说,“所有的君主、政治家和国民都知道,一个集团反对另一个集团的战争将是一场无可估量的大灾难。这种认识带来的是一种责任感一就是有责任规范和约束那些最大胆、最不计后果的人”

……德国计划六星期进驻巴黎。英国政治家宣布“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1916和1917年冬天,在整个欧洲,无论在战壕中还是在后方,处处都是悲观情绪。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正在酝酿。但它会在哪里爆发呢?

——摘编自【美】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等


(1)依据材料概括分析一战前夕欧洲盛行“战争不可能爆发论”出现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战爆发的根源是什么?
(2)一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它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局面的原因。
(3)一战结束后,战胜国通过缔结系列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丘吉尔这观点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